不給煙不發結婚證,五部門討薪無望最后住到救助站,一年到頭困難戶難見鄉干部……連日來記者在一些地方走訪發現,有的基層干部作風漂浮,對困難群眾的需求漠不關心。
不少群眾認為,這樣的工作作風實在讓人寒心。
長期以來,由于個別部門工作人員受利益驅使,人為地設置各種障礙,以推拖的形式想方設法對前來辦事者“吃拿卡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和黨員干部的形象,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頑癥。一些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危害會直接轉嫁到個人身上,而這類腐敗在現實中最容易觸發群體性事件,影響、危害極大。如在患者就診過程中,一些醫生為了謀取私利,盲目夸大病情,誘導病人住院,不合理用藥、延長住院時間,提高住院費用,損害農民利益;在行政執法中,一些工作人員利用職權或工作便利在執法辦案、市場監管、監督檢查工作中,違規向檢查、管理或服務對象收取錢物、接受有償服務、購買指定商品。內蒙古發生的“不給驗補辦結婚證”吃拿卡要事件,盡管老百姓對此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
種種現象,必須引起我們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和警惕,并且予以嚴懲,絕不能聽之任之。無獨有偶,父親曾所在的一個鄉鎮,也常看到有如前來辦事的民眾。大多數干部自覺遵守工作作風,對前來辦事的民眾,能辦的當時就辦,對于不能辦的則講清原因;而也有少數干部,工作不扎實,缺乏服務意識,對待群眾態度冷漠,對待工作又推又拖。在謀劃和指導農村基層發展時,執法隨意性較大,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吃拿卡要、稍有不稱心如意、“不聽話”的情況,便視群眾為“刁民”,采取打壓政策,全無服務之心,使一些本應及時、快捷解決的小問題,一拖再拖、久拖不決,終于激起民憤,釀成上訪、群訪、越級訪,甚至發展成群體性事件,以致出動警力去抓人……,事情搞得越來越復雜,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和諧。“吃拿卡要”是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的具體表現,“肥”了干部,“瘦”了黨,“苦”了百姓。不僅敗壞黨風,還傷害民心,實在是不可不除。
作為新時期的基層領導干部,要做“嚴于律己,廉潔勤政”的模范,加強廉政學習,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自覺遵守廉政準則,做廉潔從政的模范。以一顆平常心,扎扎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做到辦事不離“章”、行為不越“軌”,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