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會有日思夜想的牽掛,害怕孩子像被打落的梧桐葉掉進綠萍瘋長的池塘。不在乎樹梢空落落的疼痛,只是孩子們啊,別被浮萍推搡得失了方向,就好。——可是,媽媽的媽媽你好嗎?因為愛而道歉嗎坐完火車,又坐汽車,再走彎彎的山路,媽媽領著七歲的相宇去外婆家。
作為單身母親的她,為了找工作暫時把相宇放在好久不曾探望的外婆家。相宇的外婆不會說話,甚至聽不清楚,她拄著拐杖行走時,會把瘦骨嶙峋的背彎成九十度。生活在大城市里的相宇,無法適應連游戲機電池都買不到的鄉村,他用惡毒的言語辱罵外婆,偷了外婆唯一的銀簪去賣,做出了許多足以讓身為觀眾的我咬牙切齒的舉動。而外婆卻不曾有過一絲慍怒,她只是一直在無法達到孫子的要求時,用手勢說著:“抱歉,抱歉。”這就是愛吧。
因為無私至極,而融入生活的點滴,習慣了被愛,我們連感謝都忘記。每當我看見影片中外婆無奈而落寞的表情,心底就會漾起無法名狀的酸澀,我細細思索著是否有那么一刻,我任性的無心之舉,也曾傷了一個老人的心。像被千萬蚊蟲叮咬般,痛楚與懊悔蜂擁而至。步伐匆匆累了吧外婆帶著相宇坐車到集市上賣南瓜。外婆用買南瓜的錢給相宇買了新鞋,盡管相宇撇撇嘴表示不屑。外婆帶相宇去吃面條,只點了一份,她看著他,滿足地吃完。
相宇為了和喜歡的小女生一起坐車回家,而把外婆趕下車,讓她搭乘下一班。可是他回家等了好久,還是看不見那個已經逐漸走進他生活的駝背老太太。直到日漸西斜,外婆瘦小的身影,才開始從遠方漸漸,走來。為了省錢給孫子買東西,好遠好遠的路,她走了好久。為什么要委屈自己?是發自肺腑的本能吧。影片中的外婆應該也是傷心的,不是因為沒有回報的付出,而是突然發現,她最重視的家人,對她的愛淡薄得像一杯自來水——它甚至從未沸騰過。
在我感動到淚眼婆娑的時候,我甚至想象不出劇中的外婆失望的表情,因為那份厚重的情誼來自本真,深刻得讓我無法解讀。分別在即傷心嗎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相宇與外婆的感情漸漸好了,所以在收到媽媽要來接他的信時,祖孫倆都難舍難分。相宇幫外婆穿好了所有的針,他教外婆寫我病了和“我想你了”,可外婆卻總是記不住。“你不會說話,也不能打電話,所以你要寫信給我啊。”“要是你生病了,就寄一張空白的紙來,我就知道是你,我一定會馬上來看你的。”相宇童稚的臉上寫滿認真,外婆依舊靜靜地點頭。血濃于水就是這樣的吧。再桀驁不馴的小孩,都會被外婆的慈祥逼出眼淚,因為外婆,就是那樣真心地把我們放在心窩里疼。
影片的結局又再次定格在外婆九十度的背影上,我的眼淚,潰不成軍。在被質樸的親情感動之余,我又不禁想問,把孤苦無依的老人丟在深山獨自生活,就是這個世界上所謂的孝道嗎?
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一句關心的話就可以溫暖好久。他們甚至從未有要求,只希望能看看自己的兒女孫兒,可是是誰,讓這本應最平常的事,成了奢望?您可以自私一點嗎?所有孩子們的老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