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人生,就如同是一塊打磨石,只有經過千重磨礪,才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史上有這么一個人,他一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就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他的母親早亡,在他25歲之前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他想就讀法學院但無法入學,他八次參加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他一生都在經受著人生的磨礪,但他從未放棄從未妥協,最終,在他的不斷努力下,他走進了白宮,走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他,就是亞伯拉罕·林肯!一位偉大的,被后人永遠銘記的美國總統!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并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這樣的一位偉人,如果沒有經歷人生的磨礪,人生一帆風順的話,還會不會成才?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在他成功的背后,留下了多少辛苦的汗水與淚水,經受了多少無情的打磨,全憑他不懈的奮斗與追求,最終成為一塊美麗的玉石!
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童第周就是在國家時局動蕩時出生的這樣一個人。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而在他的中學時期,因為基礎太差,第一學期成績全班倒數第一,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此后,他常與路燈相伴,苦心鉆研,認真學習,這個學期,他平均成績70多分。一年以后,童第周從倒數第一變為順數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為一年后的100分!后來,他上了復旦,出國留學,在得到博士學位后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這樣的一個人,“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是他的座右銘,他的人生在經歷過打磨后變得光彩耀人,他為中國所帶來的貢獻也是光彩耀人的。他的人生,經歷打磨之后變得光明。
沒有一顆珍珠的閃光,是靠別人涂抹上去的。也沒有一個偉大的靈魂,是未經打磨過的。諾貝爾,炸藥的始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的一生經歷無數次的挫折,每次的打擊,對他來說都是一種進步,一次升華,最終,他站在了時代的尖端上。歐陽修,中國古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學字,家境貧寒,去鄰居家借書抄書來讀,在逆境中他沒有放棄,勇敢接受人生的磨礪,成為一代大文豪。
人生,就是一塊打磨石。最初默默無聞,埋沒于世。在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打磨后,才能磨去污濁,顯現出那最純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