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撕開生活的偽面具。
窗外,充斥著燈紅酒綠的花花生活。壓抑在水泥墻林立的都市地牢中,每一粒都市份子都舔著我最敏感的神經細胞。我的心跳,也不能不為之一并舞蹈!
……
曾在一個喧囂的火車站頭,碰到一位智者。他告訴我:“生活就是一步一步往上爬,把別人踩在腳下,自己便成為人上人!”
但我認為,生活無非是一種恣肆寫意,不存在好壞,更無論淘汰。清晨,我們升起自己的太陽;夜晚,我們飲下自己的月光。歲月更迭,濤聲依舊。內心的沉淀方是智慧雕琢后的清靜。
正如眼前這般,火車鳴笛而去,人潮涌過,我的心也像風浪平息后,將回歸到最初的安寧與平靜。
……
可是,這是物欲橫流的時代,亦是情感爆炸的時代。中華民族古典古息了幾千年,終于在世紀之后迎來了時尚狂舞的熱潮。
我呼吸著盛滿金錢的空氣,腳踩著黏滿柏油的馬路,身穿著品牌點綴的服飾,享用著商標泛濫的食物。相比十年的淡雅,我們更像是漂浮在時光的年輪上,脫離了地氣,攀比著遼闊的天際。
于是,大家變得世俗了,爭名逐利,用糖衣炮彈維護著支離破碎的人際關系。隔門而居,我用冰冷的防盜門拒絕了人性的溫情;在貓眼的過濾下,我的確很難捕捉到人性間尚存的溫馨。
終于有一天,我病了。
依偎在午后的陽光下,自然的陽光像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綴滿世故的臉頰,我心仿佛與自然一道,在本不清靜的都市陽臺中奢望著清靜的遐想。那一刻,我才領悟到洗去浮華后,原來可以如此生活。
……
當下,又有幾人可以從世故中抽身,來偷閑這段閑情雅致呢?
——學生忙考試;企業忙生產;醫生忙治療;工人忙建筑;連公務員也忙著升職與掙錢。難怪如今“杜甫很忙”,高節奏的城市機器運轉,使人們很難從生活的間隙中窺探精神生活的補償。
究其根本,還是本性的緣故!
誠然,經濟發展使人類的步伐加快了現代生活方式的突變,人性的本質在都市的城堡得到赤裸裸地展示。上層人士用鄙夷的眼光壓縮弱者的權益;下層人士用乞求的神情懇請強者的憐憫。權力勾搭著金錢,在城市的上空叫囂;繁華吸引著浮躁,在大眾的內心盤旋。我們被無知覺地戴上制度的枷鎖,像螻蟻一般麻木地匍匐在城市,卻湮沒了內心深處真實的生活寫照——
于是,我聽到了“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車后笑”的拜金觀念!
試問,在生活的天平上,虛華的世俗真能傾覆內心深處的寧靜嗎?
我想,洗去浮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時光倒退,返璞歸真,另一種便是凈化社會,寧靜思想。當然,前者只是幼稚的幻想;而后者,卻是世人可以考慮的地方。
當某一天,我們累了——
我們可以漫步山林,神游自然,“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我們可以遨游書海,汲取知識,用充實來填補內心空缺的虛華。
我們亦可以在某個月圓的夜晚,偕友出行,踱步清庭。月光如水,在恬淡中玩味生活。
所以,生活本無所謂虛實。自己即是靈魂的守候者,靈魂亦是自己的生活神。
…………
今夜,月再明了。窗外的風兒輕扶著月光,投瀉在我停筆顰眉的案頭上。
莫言說:“我們總是在青春的罅隙中刻畫自己的那般狼狽!”
于是,我問佛:“何為生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我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蕩滌繁華后,如此般生活。”
佛亦曰:“不可說,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