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將光傳給地球,于是生命就誕生了。
——題記
深藏地底的巖層,將億萬年攢下的養分傳遞給表層土壤,土壤汲取著甘甜的溪水,浸泡在這養分中,又將養分送到每顆熟睡的種子門前,敲了敲他們的房門。于是沉睡的種子們啊,揉揉惺忪的睡眼,沖破黑暗,向迎接他們的太陽公公招招其柔嫩的小手,伴著鳥兒的歌聲茁壯成長。茂綠的植物們啊,將營養凝結成果實,傳遞給動物或繁衍后代,終成就了這生機勃勃,五彩斑斕的壯闊世界。
傳遞,人文之火越燒越旺
我現在處在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在我面前的是儒家代表孟子,他正耐心地向他的弟子傳授“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民本思想——奠定了人文主義的基礎。然后我乘著這股人文之風沿著大陸吹向看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這時人們還被愚昧的神靈和自然的思想束縛著,一位叫普羅塔戈拉的人,大膽地向人們喊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便是西方人文主義的開始——智者運動。我看到人們在神靈和控制之下開始覺醒,人文主義在蘇格拉底這類智者中傳遞著。
我又來到14,15世紀的西歐,這時虛偽奢靡的基督教會用墨色般的幕布籠罩著西歐,民不聊生,人文主義不愿只在智者中傳遞,它不斷地完善自己,化作雷鳴閃電撕裂了這滲人的黑幕,化作利劍在人們手中傳遞著,最后刺向基督教會,從此人們開始得到解放。他們高唱《哈姆雷特》中的吶喊“人啊,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人文,在大眾中傳遞。
17世紀,我經歷了高揚理性和天賦人權兩面旗幟的啟蒙運動,它點亮人們的心靈,用自由平等把人們從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的藩籬中解放出來,啟蒙之火熊熊燃燒,不斷傳遞完善的人文主義啊,也在人們心中扎根,幸福自由之樹繁茂生長。
江濱汨羅江畔,一位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之人嘆著“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我問他為何不濁,他卻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口中還念著“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但是我卻看到愛國的種子向四面八方飄散著傳遞著,接到種子的文天祥,零丁洋里追憶屈原,仰天長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萬丈。新中國成立后,臺灣問題觸動著每個愛國人士的神經,我看到那紅色的愛國種子落在余光中的手上,他望著寶島美麗的風景嘆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紅色愛國的種子在人們心中無聲傳遞著,成長成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顆參天大樹,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紅色愛國之火,會越燃越旺,永垂不朽。
聲,將音傳遞給世人,于是有了生活多彩;風將春傳遞得大地,于是萬物復蘇;情,把感動傳給大眾,于是有了真情溫暖。
讓我們把“薪火”代代相傳吧,讓世界更加溫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