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個宗教,有信仰的地方便有天堂。
漫長的冬季,因為有了信仰,才換來冰消雪融的春天;街邊的楊柳因為有了信仰,才換來綠芽初冒的枝條;芳草地上的青蛙因為有了信仰,才換來一方明凈的天空;而我,因為有了信仰,才渡過人生一次次的“劫難”。
深埋在瓦礫中的人更懂得信仰的意義。那一次大地大概是感冒了,輕輕的咳嗽兩聲,便震動了整個華夏。如果沒有那場災難,我大概永遠不會明白透過瓦礫看到的天空是那么藍,我更不會知道瓦礫割破雙手帶來的不僅僅是疼痛還有幸福。因為我信仰著,虔誠的像一個朝圣的人,我堅信會有人拉住我的手,會有人驚喜的說“瞧,這還有生命的跡象呢”會有人歡呼“多么頑強的生命啊”,我信仰著并且快樂著。從瓦礫中被救出來,被蒙住眼睛我依然我能感受到陽光撫摸我肌膚時那分溫情。有人問我,你是怎么在瓦礫中渡過那冰冷又饑餓的七天的,我說,因為我有信仰。
我感謝,信仰救了我的命。
經歷過高三的人更懂得信仰的力量。就像老師說的“經歷高三你們不一定會換取多么好的成績,但是你們一定能夠收獲一些你們在今后的很長的一段日子里,很有用的東西——信仰。”老師在說這句話時,我感覺他格外的強大。我們像是一頭頭倔強的駿馬,天還未亮,我們便已啟程,我們的目標不是草場,而是草場之外那傳說中更寬廣的天地。天上的朝霞為我們踐行,清晨的曙光為我們祝福。盡管馬蹄已磨出了一層層厚厚的繭,盡管我們的腳踝還殘留著昨日的血跡。但我們依然昂起頭顱,倔強又驕傲的朝著夢中的方向。高三了,我在自己的桌角記下了一段話,不算名言,但卻給了我堅定的信念。“相信黎明總會到來的”每一天我都會把它認真的看一遍,然后我的心便再一次充滿能量。
我慶幸,信仰支撐著我的夢想。
傳說有兩個和尚要去西天取經,一個和尚總是憂愁怎么渡過那漫長的路途,于是他開始做準備,食物、衣服,甚至路上驅涼的蒲扇都準備好了,當他得意的準備出發時,看到了第二個和尚,取了經正在朝寺廟歸來,他很詫異,問那個和尚沒帶任何東西,怎么取到的,那和尚說“我帶了,我帶的東西叫信仰”第一個和尚才恍然大悟,羞愧不已。
法國作家米勒說過一句話,“生活如此艱難,但我依然信仰著春天”這句話伴他走過了漫長的人生路,那些學院派畫家笑他的畫土的掉渣,那些宮廷畫家說他只會畫低俗作品,其他什么也不會畫。但他卻更加堅定了信念,一輩子致力為貧苦老百姓作畫,將自己的畫板深深地印在金黃的土地上。直到1867年他的畫才在巴黎博覽會上第一次得到社會的認可,人們才開始認識到米勒藝術的真正價值。可這時,他的生命,已薄如一片雪花。他用他的一生,去詮釋了信仰的價值。
信仰是一個偌大的宗教,我們在這個宗教反復誦讀生命的頌歌。
感謝信仰,支起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