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試驗機篇一
老師讓我們帶生食,我帶了蘑菇、花生還有西蘭花,同學們也帶了別的好多不同的食物五花八門,什么都有。老師帶了酒精燈,滴管和碘化鉀。
開始做試驗了,第一個試驗對象是花生。老師用火柴點燃酒精燈、大家知道為什么要用火柴點燃酒精燈而不是用打火機呢?這是因為打火機里面燃燒的是汽,而酒精燈里燒的是酒精,如果操作不當,會引起打火機爆炸。接著做試驗,老師用鑷子夾著花生放到酒精燈外焰上開始烤,過了一小會兒,花生開始自燃了,這就說明花生內部有油,我們聞到一點酸味,這說明花生里只含有少量的蛋白質。
第二個試驗對象是黃豆,老師用鑷子夾著放在酒精燈的外焰開始烤,不久就聞到一股香味,就像家里炒菜的味道,這說明黃豆里含有蛋白質。
第三個試驗是用滴管往容器里滴幾滴碘化鉀,然后把一粒大米、兩片燕麥,一小塊蘋果,一小塊土豆一起放進容器里,很快大米和土豆變成了深藍色,這就說明大米和土豆含有淀粉,燕麥和蘋果沒有變色,說明燕麥和蘋果不含淀粉。
試驗做完了,我知道了正確使用酒精燈,了解檢測蛋白質和淀粉的方法。
試驗機篇二
那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
她將一個雞蛋打開,輕輕一掰蛋殼被一分為二,然后又將它們摞在一起,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如果用鉛筆從上往下扎,請問上面先破還是下面先破?請同學們思考!”。
此言一出,大家嘰嘰喳喳議論開了。多數同學認為筆尖先觸到的上面蛋殼先破,也有認為完全相反,老師看到同學們爭論不休,于是說“判斷事情的真偽,要以事實為基礎,必要時可以親身實踐,才有正確的結果。”
接著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以中等的力量用鉛筆向下扎去,大家靜下來,注視著講臺上的蛋殼,只聽到一聲脆響,只見下面蛋殼已經破了。
多數同學覺得不可思議?紛紛問老師:怎么會這樣?
老師這才告訴同學們:這里面有一個物理知識,當筆尖指向上面的蛋殼時,力量沿著四周擴散被分解,而下面的蛋殼最低點正好相反,當力量集中于一點,超過蛋殼的強度,所以下面先破。接著老師又舉出一個例子,安全帽是塑料制品,強度低于鋼鐵,但是建筑工人戴上它,就可以防止高空物體打擊。
現在大家如夢方醒,看來很多事情不一定和我們自己想法相同,要親身實踐才行,要學習的知識是很多的,處處留心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