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晉原縣丞王叔潤兼簡主簿董仲石 其三
寄晉原縣丞王叔潤兼簡主簿董仲石 其三。明代。鄭真。 臨涇望望塞城遙,土屋人家晝寂寥。南土衣冠憐謫宦,西征鐃鼓訝歸朝。月明古戍悲玄雁,風落平坡急皂雕。想見縣官能化俗,邊頭立馬聽歌謠。
[明代]:鄭真
臨涇望望塞城遙,土屋人家晝寂寥。南土衣冠憐謫宦,西征鐃鼓訝歸朝。
月明古戍悲玄雁,風落平坡急皂雕。想見縣官能化俗,邊頭立馬聽歌謠。
臨涇望望塞城遙,土屋人家晝寂寥。南土衣冠憐謫宦,西征鐃鼓訝歸朝。
月明古戍悲玄雁,風落平坡急皂雕。想見縣官能化俗,邊頭立馬聽歌謠。
唐代·鄭真的簡介
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于《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并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為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 鄭真的詩(496篇) 〕
明代:
薛瑄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復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早曾拜疏乞歸田,羈絆虛名又幾年。道德愈難期往哲,事功無複望時賢。
宦情似水年來淡,鄉思如旌日自懸。老病放還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宋代:
朱松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元代:
陳孚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里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裡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宋代:
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河流曲折二十裡,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