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蒼譯文及注釋
譯文
蒼翠的中條山啊,浪濤滾滾的黃河水。你的浪濤洶涌澎湃,一瀉千里,流向遠方;蒼松翠柏,郁郁蔥蔥,挺立在山岡上。
注釋
條山:即中條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黃河北岸,唐朝名山,許多詩人都在此題詩。 蒼:深綠色。
河水:黃河之水。
沄沄(yún ):形容波浪滔滔。
松柏: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原意。高岡:山岡,指中條山。首句已見山字,不應復出,故用高。
條山蒼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時年韓愈19歲。韓愈少年時期刻苦攻讀詩書,蘊育了宏偉遠大的胸襟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他初到河東,游中條山,縱觀莽莽蒼山,濤濤黃河,情不自禁,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紹良選注,白居易元稹韓愈柳宗元詩精選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133
2、吳小平編選.新編唐詩一百首 插圖本:鳳凰出版社,2006年6月:72
韓愈簡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猜你喜歡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