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過小孤山)
念奴嬌(過小孤山)。宋代。秦觀。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住中流萬折。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宋代]:秦觀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住中流萬折。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住中流萬折。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雲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湧,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曆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唐代·秦觀的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 秦觀的詩(570篇) 〕
明代:
釋今無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清代:
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築,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
薄遊書劍,官齋移楊堪宿。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明代:
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
:
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
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歎無翼,憑誰學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