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巽上人游息軒
題巽上人游息軒。元代。戴良。 名山郁岧峣,飛軒起弘敞。覺花墮檻明,忍草緣階長。日落萬壑冷,風振百泉響。掃庭驅虎出,倚欄延月上。云影共棲息,山光同偃仰。晚磬度筠清,夕窗含澗爽。偶造幽人境,獲陪芳景賞。談玄悟道言,觀妙滅塵想。良游雖暫適,多累詎長往。所以俗中人,昏昏在天壤。
[元代]:戴良
名山郁岧峣,飛軒起弘敞。
覺花墮檻明,忍草緣階長。
日落萬壑冷,風振百泉響。
掃庭驅虎出,倚欄延月上。
云影共棲息,山光同偃仰。
晚磬度筠清,夕窗含澗爽。
偶造幽人境,獲陪芳景賞。
談玄悟道言,觀妙滅塵想。
良游雖暫適,多累詎長往。
所以俗中人,昏昏在天壤。
名山郁岧峣,飛軒起弘敞。
覺花墮檻明,忍草緣階長。
日落萬壑冷,風振百泉響。
掃庭驅虎出,倚欄延月上。
雲影共棲息,山光同偃仰。
晚磬度筠清,夕窗含澗爽。
偶造幽人境,獲陪芳景賞。
談玄悟道言,觀妙滅塵想。
良遊雖暫適,多累詎長往。
所以俗中人,昏昏在天壤。
唐代·戴良的簡介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 戴良的詩(226篇) 〕
宋代:
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
沙曾達
縱橫經籍喜幽居,滿架琳瑯勝五車。圖著身心能闡發,不同高閣飽蟫魚。
縱橫經籍喜幽居,滿架琳瑯勝五車。圖著身心能闡發,不同高閣飽蟫魚。
唐代:
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近代:
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