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寧之
答李寧之。元代。戴良。 涸鱗思赴海,倦翮念歸山。如何遠游客,歲久不知還。世涂方擾擾,豺虎尚為患。久嫌軍務(wù)勞,翻羨為客閑。夜雨滴愁夢,晨風(fēng)颯頹年。丈夫雖耿介,亦或多苦顏。而我承結(jié)鄰,獨喜相追攀。未堅金石交,已枉瑤華篇。時時感嘉貺,相視兩凄酸。豈不欲為答,情深諒難宣。
[元代]:戴良
涸鱗思赴海,倦翮念歸山。
如何遠游客,歲久不知還。
世涂方擾擾,豺虎尚為患。
久嫌軍務(wù)勞,翻羨為客閑。
夜雨滴愁夢,晨風(fēng)颯頹年。
丈夫雖耿介,亦或多苦顏。
而我承結(jié)鄰,獨喜相追攀。
未堅金石交,已枉瑤華篇。
時時感嘉貺,相視兩凄酸。
豈不欲為答,情深諒難宣。
涸鱗思赴海,倦翮念歸山。
如何遠遊客,歲久不知還。
世塗方擾擾,豺虎尚為患。
久嫌軍務(wù)勞,翻羨為客閑。
夜雨滴愁夢,晨風(fēng)颯頹年。
丈夫雖耿介,亦或多苦顔。
而我承結(jié)鄰,獨喜相追攀。
未堅金石交,已枉瑤華篇。
時時感嘉貺,相視兩凄酸。
豈不欲為答,情深諒難宣。
唐代·戴良的簡介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jīng)史。旋授學(xué)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xué)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fēng)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 戴良的詩(226篇) 〕
清代:
陳洵
誰分雛鶯知事早。學(xué)語依稀,學(xué)舞夸輕妙。新著金衣剛稱小。
舊家夢里都尋到。
誰分雛鶯知事早。學(xué)語依稀,學(xué)舞誇輕妙。新著金衣剛稱小。
舊家夢裡都尋到。
宋代:
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遊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
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xiāng)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汨水騷人骨,還鄉(xiāng)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願向非??蓱z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明代:
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yún)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
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fēng)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fēng)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