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婦鄭氏詩
節婦鄭氏詩。清代。施世驃。 才見鳳飛復失鸞,漫歌薤露為傷殘。月明秋水霜天肅,風凜空山木葉乾。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縑英烈勝吳干。須眉自昔存豪氣,不道柔姿膽更寒。
[清代]:施世驃
才見鳳飛復失鸞,漫歌薤露為傷殘。月明秋水霜天肅,風凜空山木葉乾。
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縑英烈勝吳干。須眉自昔存豪氣,不道柔姿膽更寒。
才見鳳飛複失鸞,漫歌薤露為傷殘。月明秋水霜天肅,風凜空山木葉乾。
千古香魂高蜀魄,一縑英烈勝吳幹。須眉自昔存豪氣,不道柔姿膽更寒。
唐代·施世驃的簡介
施世驃(1667年-1721年),字文秉,一字文南,號怡園,清朝初期名將,晉江縣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靖海侯施瑯第六子。康熙七年(1668年)隨父隸屬漢軍鑲黃旗 。康熙六十年(1721年)5月12日,朱一貴舉事,施世驃聞訊自廈門抵澎湖,等候南澳鎮總兵藍廷珍的援軍。7月9日入安平籌畫收復府治事宜,并決定以合圍的方式進剿。7月15日與藍廷珍會師臺灣府。事平,從優敘功。10月3日臺郡突遭暴雨襲擊,施世驃終夜露立,遂病。卒于軍中,得年54歲。追贈太子少保、一等阿達哈哈番,謚勇果。
...〔
? 施世驃的詩(6篇) 〕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宋代:
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近代:
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俱清。
宋代:
趙時韶
行到頹墻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行到頹牆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清代:
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