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一
一、調查原因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將無法繼續下去。水資源的污染及短缺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我市不是一個用水緊張的城市,但水污染卻存在,并與每個市民都息息相關。為此,我通過詢問形式對我市水污染進行調查。
二、調查過程
第一步:實地調查,首先,我隨老爸來到長安航管站,向我爸的老同學劉海華了解長安鎮河道情況,然后,乘坐快艇,游覽了崇長港及長山河和泰山港,一路上,劉海華叔叔向我介紹幾十年前,這些河道,是長安鎮附近的主要航道,水清透徹,而現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水污染主要原因:人為因素:泥河上流工廠的廢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安置此處,污水經管道排入河中,泥河附近大量農田,農民使用的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流入其中,致使藻類瘋長,魚類大量死亡,居民的環保意識差,經常將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第二步:調查分析,經過實地調查,我認為水污染給居民帶來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難,河水污染嚴重滋生大量蚊蟲,河水散發刺激性氣味,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三、調查結論
為了改善河道環境,應盡快開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對污染源進行處理,杜絕工廠、養豬場把污水、糞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應集中處理,避免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然后,對河邊、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廢棄的)進行清除,并對水道進行整改,進一步將河內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動員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機器清除。后在河邊種樹,植草皮,建立綠化帶,避免沙土流失。
2、為了對河道環境的保障,應對附近的工廠、養豬場等加大管理力度,對污染河流的行為進行嚴肅的處理,并且對沿岸居民及全體市民進行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河流的環境,主要還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識,故人們應自覺保護河道,保護環境。這樣,一條全新河流才會永遠呈現在人們面前。
總之,要明確,環境受破壞,受影響的還是人們自己,我們應當充分了解環境與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認識到人們改變環境的利與弊。影響水資源的因素還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我們的調查研究也許還不夠成熟,但希望能把環境問題,水污染問題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地位提高,這樣才會使出現的問題一天天好轉。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二
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生產規模急劇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從自然界獲得的資源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時排入環境的廢棄物超過了環境容量,出現了全球性的資源耗竭和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水污染就是尤為嚴重的一個,我們幾位同學們用課余時間對三明市水質狀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并查詢了國內有關資料,對于水污染這一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水污染調查報告。
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江流總量的14%以上,而近年來,我國城市水污染問題嚴重,1998年監測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較重,據統計,1999年全國城鎮廢污水排放總量為60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量占67%,廢水污水排放總量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據水利部門監測結果。1980年全國受污染的河長比例為21%,1999年增加到38%。據監測,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我國的現行措施自70年代以來,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采取了許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建立了管理機構,加強了監測和監督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設施,推廣潔水和清潔生產工藝,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點行動”等,調查報告《水污染調查報告》。
不足之處有:
1、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一些流域造紙、化工企業數量仍然過多,一些企業“舊病復發”繼續超標排污。污染負荷難以削減。達標排放之前,許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達標排放“零點行動”一旦結束,一些企業便“舊病復發”。
2、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缺乏力度。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即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在一些流域已成為主要污染來源,如滇池,生活污染源占45%~56%,面源污染占33%~40%,滇池在實現工業化污染源達標排放后,雖然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明顯下降,但在緩解湖水富營養化方面效果并不明顯。國家環保總局的一份資料顯示,一些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緩慢,已成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3、枯水季河流自凈能力差,污染有所加重。
4、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確處理水利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劇了水的惡化,一些地方為了防洪抗旱和保證工農業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庫、閘壩,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庫5000多座、閘壩4000多處。有的地方閘壩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變黑變臭,便將污水下泄,污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誰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許多地方變成了“死水一潭”因此,一些流域達標排放后又出現反彈。
應采取的措施:
1、繼續健全有關的法律體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和普法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
2、加強水污染防治和監測的管理,建立水環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廣節水技術,引起生產工藝和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繼續降低污水排放系數。
4、調整產業結構。特別在缺水地區,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業發展。
5、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資金,確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的實施。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三
現今,國家大部分河涌都受到水污染,我們家鄉的許多河流也不例外。這是自然污染嗎?不是的,記得我們還小的時候,家鄉的許多河流還是清澈見底的。過去每到夏季,游泳的、釣魚的人絡繹不絕,給人的感覺是干凈。清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遲,歲月的逝世,那些河水已經不像樣了,現在撲鼻而來的是一陣陣的臭味,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的垃圾、一堆堆的建筑廢料。究竟致使這些河流被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水污染帶來什么危害。今天,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到當地進行調查,研究。
1.通過調查,了解當地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帶來的一系列危害。
2.通過訪問,清楚群眾對水污染的認識。
3.通過查閱,查找改進的方法,進一步使家鄉的.河水恢復昔日面貌。
(一)準備工作
(二)實施階段
1、資料收集
水污染的定義:所謂的水污染,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然而,水污染有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水污染帶來的危害多不勝數:
(1)死亡有機污染它來源于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紙污水、農業污水及都市垃圾。死亡有機質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氣,危及魚類的生存;還能導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氣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這些需氧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質,維持著河流、小溪的自我凈化能力。它們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發黑、變臭,毒素積累,傷害人畜。
(2)石油化工洗滌劑污染大多數家庭和餐館大量使用的各種洗滌用品都是石油化工的產品,難以降解,排入江河中不僅會嚴重污染水體,而且會積累在水產物中,大量進入人體后會出現中毒現象。
(3)酸類(硫酸等)污染酸類主要來源于煤礦、金屬(銅、鉛、鋅等)礦山廢棄物以及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廠。酸類可毒害水中植物,引起魚類和其它水中生物死亡,嚴重破壞溪流、池塘和湖泊的生態系統。
2.外出實地訪問調查:
我們帶這一切疑問,來到了采訪地點。首先,我們觀察了周圍情況,并對被采訪人做了自我介紹,說清楚訪問目的。
3、實地考察情況:
采訪地點:伊蘆憶帆河
采訪人:李宗全凌志文
采訪時間:20xx年4月12日
路人:“以前水很清,但現在人們的生活廢水全從污水道排放于此沖。總之我只想到一個成語形容以前和現在的河水狀況‘今非昔比’!
(以上活動照片由熱心校友提供)
4、分析整理:
訪問完畢后,由于資料豐富,因此我們要盡快地把資料整理,并寫好調查報告。
(三)課題評價:
為了讓我們了解自己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表現和成果,我們最后進行了研究性學習的互評,每位成員都對其他成員的研究態度,研究能力、協作精神等幾方面進行評價,目的是為了使我們每位成員都知道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改進。
(一)水污染的原因:
3.工廠直接將廢水排到河流里
4.人們都把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
5.村民經常把一些動物的死尸拋掉入沖,以致臭氣熏天;
種種不良因素致使這條沖受到嚴重污染,沖水發黑發臭,影響到附近居民的呼吸,對環境、空氣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嚴重影響市形象和群眾生活。
(二)存在的危機
一些工廠為了方便,通常把一些廢料污水通至江河,就連家鄉的憶帆河也面臨著這樣的危機。所以,人們要自覺做好。
(三)解決措施:
2、沿河多植樹,保持水土;
3、減少污水的污染度,利用化學方法將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中和或沉淀;
4、加強人民的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如有發現,進行適當罰款;
5、控制河流污染,保持水源的良好水質,并可持續利用;
6、有專人定期清潔河面垃圾;
7、工廠不排放或盡可能少排放廢水,工業用水經處理后循環使用。
(四)我們的行動
1、向全校師生發出保護水資源倡議
2、發起千人簽名“保護水資源,生命真用永遠”主題千人簽名行動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四
水資源的狀況,或者說水資源對環境的承載力可以用兩個方面的指標來反映。一是水量狀況,二是水質狀況。通過調查了解,我區的水資源狀況是這樣的:水資源總量、水質狀況總體均呈下降趨勢。
降雨量偏少,水資源總量逐年減少,這是近半個世紀來全球氣候演變的趨勢,我區亦然。水資源量趨少可以通過兩項指標來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徑流量和可利用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減少首先表現在河道徑流量的變少。我區河流幾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頭,因而無過境水量。本行政區域內所產生的降水量,除去蒸發量和流出水資源量外,即為我區水資源總量。我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為2、0億立方米,現狀水平年約為1、6億立方米,下降了18、7%。經調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為2、88m3/s,而現在每到枯水季節,索溪水庫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條。黃龍洞斷面最枯流量僅為0、19 m3/s。其次,可用水資源量不足,尤其是環境生態用水量嚴重不足。物體與環境兩者相結合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綜合體的總體系統中,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質、美化環境,促進具環境屬性水資源的保護及可持續利用,促進國家水安全、生態安全及生態保障體系的建立,并為不斷滿足廣大人類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會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協調自然生態平衡與發展所需用水,稱為“環境生態用水”。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與農業用水、城市用水、特種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
在我國長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業、農業、生活傳統的供用水制度,唯獨環境生態用水沒有列入我國的用水制度。環境生態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與健康質量的不斷提高,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水生態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備用水。武陵源區作為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從理論角度來說,生態用水至少要達到占總用水量的20%,但我區生態用水占不到10%。就拿索溪河來說,河道用于維系水生態環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滿足,干旱少雨季節,河道斷流可以說是常見現象,更談不上河道景觀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魚蝦等水生生物幾乎絕跡。更有甚者,近幾年來,上游的金鞭溪徑流量也逐漸減少,幾近斷流,令人揪心。
城區飲用水源主要靠索溪水庫保障,這種單一的供水水源模式為飲水安全埋下隱患,一旦發生不可預見的水源安全事故,城區供水將完全中斷,帶來嚴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考慮籌建后備水源建設問題。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五
后來,我上網查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總水量為18萬億億升。這個數量似乎能滿足全球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但實際情況并不令人樂觀。現存水儲備的99%是不宜人類利用的海水和極地冰,其余1%還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層,人們生存所依賴的河流湖泊的水僅占總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資源擁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項報告表明,世界上有34億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這標志著人類正面臨著淡水短缺的危機。
一)、讓我們了解家鄉水污染的現狀,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二)、讓同學們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學們都來關心、保護家鄉的水資源。
三)、培養同學們熱愛自己美好的家鄉,熱愛社會,熱愛大自然,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四、提高同學們深入社會、關心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一、調查時間:20xx年4月20日
二、調查地點:東坎鎮境內的響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調查方法:詢問長輩、實地考察
領隊:xxx
組長:xx
成員:xxx
十年前:
水的顏色:無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現在:
水的顏色:大部分呈現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變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一是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有不少居民隨意將生活垃圾拋入河道中。
二是由于農民在種植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使用化肥、農藥,導致水質越來越壞。
三是某些工廠的廢水不經過污水處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導致水質變壞,水生植物消亡。
針對家鄉水資源已經受到污染的現狀,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傳播媒體,加強水資源保護意義的宣傳,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二是提倡居民節約用水,推廣節水器材,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使用化學用品。
三是提倡農民盡量減少使用農藥、化肥,轉變種植品種,多種耐旱植物。
四是要求工廠污水排放時,必須經過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
五是希望政府強化環境保護管理,加大環境保護投資,制定一系列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對廢水排放等各方面,作出嚴格的限制和規定,為建設綠色家園保駕護航。
保護水資源要從我做起,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話,將來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水污染調查報告篇六
一·調查員因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曾經有一個廣告這樣說過“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記得小時候家鄉有很多小河流,都是清澈見底的,夏天孩子們喜歡三五成群的跑到溪水邊嬉戲,也經常可以看到大人們在溪水邊洗衣聊天的身影,小溪幾乎是整個村子快樂的源泉:溪水旁邊的樹木成蔭,為人們帶來絲絲涼爽,而溪水前面就是村里人賴以生存的農田。現在這種情形早已不復存在,不知何時開始,溪水不再清澈,連村子里的魚塘似乎都無法再養魚,現在我們再過去看到的卻是僅存的幾條小溪也成為臭烘烘的垃圾池,有些甚至早已被人填埋。
第一步: 我們到學校奎河岸進行了觀察,和拍照。假期期間在家對被污染和填埋的小溪周圍環境做了調查對比。
第二步:經過調查我們總結了如下原因:
1.隨著農業的發展,技術的提高,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村里的小溪一般都在農田旁邊,化學藥品自然而然深入土地污染溪水,致使魚類死亡,河水生物結構改變。
2.人們不加強保護河水,當地人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小河水變臟、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嚴重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3.人們不加強保護河水,當地人往往為了圖省事,把垃圾隨手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小河水變臟、變臭,成為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嚴重污染了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來建設了多家污染性嚴重的工廠,并且尚未配備合理的污水處理設備,將污水直接排放到近旁的河流中,造成很大污染。
三·水污染防止措施與建議 1. 加大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鼓勵采取提高資源有效利用及副產物回收方式,以減少廢污物的排放實行工業減廢策略。許多污染行為,本身即為生產過程中各種有價資源的流失損耗,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又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行為。防治要從工廠內部的廠內改善做起,包括協助輔導工廠改良制造方法,程序及改進生產管理,提高效率以減少污染物排放。
4.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四、調查體會
通過這次調查使我才會充分認識到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的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緩。經濟的發展不能夠以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水為代價,水資源受破壞,受影響的還是人們自己,我們應當充分了解水資源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認識到人們恣意改變水環境的弊端。造成水資源污染的因素還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我的調查研究還不夠成熟,但希望能把水污染問題在人們的日常話題中的地位提高,這樣才會使人們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才會使水污染的問題得到一步步地解決。
08屆朝鮮語本科一班
蔡苗苗 2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