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地鋪滿了悲戚的落葉,當杜鵑花化作遠古的暮靄,我用樹枝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那布滿荊棘的遠方---
也許物理的閃電會擊中我的身軀,可我相信我能站起來,繼續跨步向前。雖然數學的函數已讓我遍體鱗傷,可我堅信我有雙智慧的翅膀,能帶我飛過絕望。就在這刺骨而凜冽的大風中,你會聽到我對未來的呼喊——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雖有一腔“建國熱血”,可想想今天那令人發顫的物理作業,“嘆為觀止”的函數大題。面對同學一聲聲叫苦連天的哀嘆,回憶這日復一日“打印機”式的生活,想想又是荊棘密布的明天,我的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悲涼之意。雖說留點豪情給自己,但是誰愿意面對<草房子>中孤獨的蘆蕩,肆虐的暴風雨隨時陪伴的旅程;誰愿意接受每天堆積如山的家庭作業;誰又愿意參加那么現實,殘酷的中考?誰又不希望有雙翅膀,帶自己飛過絕境。
對!這的確是事實,卻又不得不面對。而這種面對是消極的,他們沒有看到積極的一面。假如九(六)班的每一個同學都因此而迷茫,惆悵。那么誰會在課堂上用求知的眼神凝視著斑點密布的黑板?誰會在下課后也不忍離開書本,賴著老師不準走,爭先恐后地向老師提問題?誰會在萬家燈火時分絞盡腦汁地尋覓解題的方法呢?又怎會有懸梁刺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等關于苦學勵志的典故呢?我們不能躲避,也不會躲避。如果連“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這點豪氣都沒有,就好像是一只逆流而上的小舟,在湍急的河流中失去了動力:只能任江水自由地擺布,最終成為一介沉舟。
你是否有“在期末來臨之際直接向自己早已‘仰望已久’的學習楷模或是比你成績好的同學宣戰”的經歷呢?如果沒有,就趕緊去試一試吧!在趁她不注意時突然在她身后用全世界都聽得到的聲音情不自禁地說出“XXX,我一定要超越你!”就像是表白一樣,雖然有點尷尬,不過心頭的熱血早已火山爆發般地噴涌而出,恨不得立刻拿本書向對方的砸去!回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把周末作業熬夜做完。于是就展開了自己與別人或自己與自己的斗爭。呵呵!即使我沒能品嘗到成功的滋味。不過從“宣戰”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明白了“你也許無法贏的一場戰役,但你仍能贏的整個戰爭”這一英國諺語。
“人貴在有志”,我認為“志”也是“豪情”的一部分。有了“志”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前進的方向。那么,是不是有了“志”就能成功呢?很顯然不是。有了“志”以后我們還需將把“空想的豪情”轉為“實際行動的豪情”。否則只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做白日夢,到頭來只能慨嘆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花言巧語不用多說,做作語言也不想再講。就從現在的一秒開始:做一名“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