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背景十分清苦,語言十分深刻,讓人讀了回味無窮。
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父與子之間濃濃的情意。一個叫張客波的作家小時候出生在一個十分貧苦的家庭里,父親不懈地教導他,他不懈地力爭上游,但命運依然對他殘酷,他以兩分之差而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做父親的砸鍋賣鐵為兒子上學,為了一個高價生的名額,父親左挑右選了一箱又大又紅的蘋果,在箱底放了一個厚厚的信封,這信封里到底放了多少錢,不知道,只知道,這是他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換來的。父親的行為激勵了作者的心,他發誓:等有了工作,一定要買一箱又大又紅的蘋果給父親。
作者入學校了,而且是重點班,他很開心,可父親卻勉勵他:“你不過是分得一塊好自留地,等長出好莊稼有了收成再高興不遲。”但作者卻沒吸取。看慣了,也住慣了城市的東水馬龍,漸漸淡忘了家鄉父母的艱苦生活。一次野炊,又鉤起了他對家鄉的懷念,想起了父親已賣掉了那頭牛,打電話給母親,向父親如何犁自家地田。母親地回答讓作者眼淚噴涌而出:父親給別人家犁一畝田,再給自家犁一畝田。都說紙犢情深,而父親為了他,將自己當成了一頭牛!終于有了工作,拿到了自己掙的第一筆錢,想起三年前自己的誓言,而他又猶豫了:迫切需要一個隨身聽學習英語,便推遲了,于是每次等工資都以這樣的理由推御。終于,在五月一號,農歷四月初二,幾乎沒有征兆的,一切腦溢血使作者永遠不能與他父親說話——作者的父親仙逝了。
三分鐘的沉默代表了作者當時內心的掙扎與內疚,因為他未能見上父親最后一面,未能讓父親吃上他孝敬的紅蘋果。那一刻,作者的心似乎在流血。文章的感情十分深刻,充滿了對人世間辛酸苦辣的感慨和對父親無私愛的感恩。父愛是一種神圣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且值得永遠贊美和依賴。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存,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傷痛啊!作者的父親就像一只負重的駱駝,一路饑寒交迫,一路飽經風沙,歷經千辛萬苦抵達綠洲的時候,卻連水都沒有喝一口就倒下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但如果珍惜眼前所存在地一切,就生活得十分快樂。放下仇恨、放下累墜、放下貪念,感恩眼前一切,不要讓迂腐堵住你的心,讓愛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