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大雪,幾度纏綿,紛飛的花片落入掌心便銷聲匿跡了。
月光為燈,天色為景,自然是你最忠實的觀眾,而主角,是你──細細的,猶如綿雨般的滋潤,春雨一般地流連在臉頰,在耳邊。發隙之間,隨風而為之舞動的,是你不變的妖嬈。
伴著自行車鏈條的滴答聲響,許些殘卷于車輪,為我們所嫌棄的污穢泥濘,長長的拖在地上,為世人所唾棄。待到鵝毛般大小,眼前所呈現的,便是皚雪茫茫了,若隱若現的景物,就像山水畫般,星星點點,綴著遼疆。
作為揚城之子,不像陜北那邊,沒有冬日的“冰凍三尺一說”,也談不上江南人民的溫潤,淑德。這便是我們的悲哀。優秀的民族特色的精髓傳承,在我們身上似乎湮滅。在我心中,白色是圣潔的,也是家長眼里,最容易臟的顏色,正因如此,所以才會去加倍珍惜。路中央的雪,早已化開,樹葉和草墩里,依稀可辨昨日的痕跡。幾只灰喜鵲,見到行人,不由退避三舍。只有麻雀,會偏著頭打量你,待你走進,小步跳開一段距離。不由苦笑,人,與動物,何時這么生疏了?
一位攤主,騎著三輪車,過馬路。中間有段路,被冰覆蓋。老人下車,繞到車后推行。剛抬起的手又垂下,目送他的背影遠去,卻又捫心自問,何時,這么懦弱?何時,這么在意世俗的眼光?何時,我丟失了自己?望著那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再一次地踏上謀生路途,而我,卻也沒盡到一點綿薄之力。心,如同雪一般,悄悄地落地,任由塵埃自由來去。
還有一位差不多年紀的婦女,大家互相傳告她的服務態度惡劣,誰知,一句“謝謝”二字,她的臉上便綻滿了笑顏。有時,我們不要曲解人性的美好。
人們都說孩子不要參與塵世紛擾,誰知,不戴有色眼鏡的孩子,看面相,感眼淚,倒也能悟出人性的真實。所以我會在老班到來前把閑談的同學拉到固定的排隊位置,而不是大聲提醒;會在無人的角落里陪著一個同學一起哭,而不是遞給一張餐巾紙后忙著寫作業;還會像從前一樣一到雪天興奮地在草坪上打滾,而不是對看雪者嗤之以鼻。那個背影,訴說的,是沉默,堅韌,以及對人群中援助之手隱沒的失望。
下雪不冷化雪冷,在這個冬天,希望能靠近一點,感知一點:人性,除了親情、友情,兩個陌生人擦肩而過時,彼此能夠互相尊重,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