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似乎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它如同金盞花,種在我們的心靈花園里,開出那一片連綿的絢爛。而這本《木偶奇遇記》,讓我沐浴在金盞的清香里,又一次品讀感恩的真諦。匹諾曹的故事也許早已家喻戶曉。
匹諾曹是木匠杰佩托用一塊具有靈氣的木頭所做成的木偶,有著普通孩子的一切特點,然而自他誕生后,就引出了一連串的故事:賣掉課本去看木偶戲,被貓和狐貍騙至奇跡田,兇手將他吊在大樹上卻被小仙女所救,跟最調皮的同學去了“玩具國”,變成了小驢子被賣掉,被吞進鯊魚腹中遇見了朝思暮想的爸爸……匹諾曹是一個有很多優點的孩子,我認為他最大的閃光點,無疑就是:感恩。
在經過一次次歷險之后,匹諾曹認識到親情的可貴,他為了給虛弱的爸爸掙到一杯牛奶,他去給菜農詹吉奧推水車,這種累人的活計本是驢子來做的,何況匹諾曹還只是個小木偶!可善良的匹諾曹為了養好他那病弱的爸爸,每天推水車拉上一百桶水,而且并不滿足于此,在剩余的時間里,他學會了很多,為自己攢下了買衣服的四十個索爾多。當匹諾曹又聽說小仙女病了的時候,他舍棄了新衣服,毫不猶豫的拿出四十個索爾多幫助小仙女。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便接受了許許多多的饋贈,而我們可否像匹諾曹一樣,回饋曾給予我們幫助的人呢?匹諾曹是木偶,而我們則有血有肉,度過的這十多個三百六十五天中我們感恩過多少次?經常聽到有人說,生活如此不公平地待我,我有什么該感恩的?
其實不然,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當感恩;花草樹木裝點著世界,我們應當感恩;日月的光輝不可缺少,我們應當感恩;江河湖海給予我們生命之源,我們應當感恩;森林給我們綠的享受,我們應當感恩……曾經讀過一個女孩的故事,她因為疾病折磨,要求父親殺死了自己,一個美滿的家庭從此家破人亡。人人為女孩扼腕嘆息時,我卻說說,女孩的行為是一種不會感恩的行為,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即便疾病纏身,這世間仍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綠樹紅花,青草藍天……她應當感激,感激世界的美妙,而不是怨天尤人,變得消沉、萎靡不振。
金盞的花,只有用心的人才會感受到她無與倫比的美麗。科洛迪塑造了匹諾曹,他不只是一個小木偶,還是散發金盞芬芳的一個好孩子,他用他的經歷,用他的心,詮釋著感恩的真諦: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生活,我感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