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節閱讀課上,老師展出了一個看似尋常的題:大雨天里,一個男人看見有一個女人抱著孩子沒帶傘,就將傘讓給了女人,并送她回家。請問這個男人為什么這樣做?同學們答案百出,可解卻是“不為什么,因為他叫雷鋒”同學們都不相信,這時,門口的校長憶起當年,流下了眼淚。
“不為什么,他叫雷鋒”一個多么使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啊!現在的人根本不會想到這個男人只是為了做好事而去做好事。大多數人也不會相信這個男人的做法是如此淳樸的。可能也就是因為少了這樣一種雷鋒的精神,少了如雷鋒一樣淳樸的好人,人們之間的信任出現了危機,心也被武裝,看不透。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曾這樣說過。而當今,見義而不勇為的事卻時有發生。是人們能力不夠,還是發生突然,不及反應?不,只是人們現在充滿了隔閡,不想處處引來事端。這是一種殘忍,一種叫做冷漠的殘忍。
但,在冰天雪地中仍是可以找到綻放的鮮花的。雷鋒的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在他們這一群人身上傳承。從譚千秋老師在汶川地震中以血肉之軀保護學生,到吳菊萍不惜斷臂來拯救墜樓女嬰,再從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后一刻拯救全車人,到“最美爸爸”義無反顧地跳下五米河堤救援落水女孩,這都是一種堅守,一種對于雷鋒精神的堅守。他們舍己為人,向當今社會傳遞了無限的正能量,也同時為人們尋回了一種叫做純粹的東西。
我們被他們所共有的精神所感染,所帶動。我們將會和他們一樣,一樣有著傳播愛的精神與行為。我們將會繼承這種雷鋒的精神。
所以,“學習雷鋒,與愛同行”這不僅僅是一種淺顯的號召,一句無人落實的口號。這應該是一種行動,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因為只有行動才能帶動行動,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才能喚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