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考古,大家一定都經常在電視上,看過那些考古學家經常拿著一個放大鏡,在一塊荒無人煙的地方進行考察吧!當時,我一直堅定的認為,最后挖掘出來的成果一定是令人欣喜的。
于是,為了體驗其中的樂趣,我與媽媽一同來到了微笑堂,去買好了一個匹諾考古玩具——復活軍團“武士俑”,準備模擬考古學家的挖掘工作。一回到家,我就從媽媽的包里拿出了小玩具,仔細的端詳著,這個考古模型里裝著的是兵馬俑中的一種——武士俑。看著包裝上的圖片,一個兵馬俑嚴肅的站著,一只手握拳,微微抬起,像是抓著什么東西。我在腦子里幻想著挖掘時候的樂趣,就覺得一定十分好玩。
我拆開了包裝,里面有一個密封袋,袋子里是考古工具——一把刷子和一個形似鏟子的東西。但我覺得真正的考古應該還不止這兩樣吧,但對于我們這種業余愛好者,先嘗試簡單的吧。在袋子旁邊的,是一個長十厘米,寬5厘米的立體長方形石膏。
我按照說明書上的報紙,先找來一張桂林晚報大的報紙,把包裝石膏的袋子拆開,小心的將石膏放在報紙上,這樣可以防止挖掘時石膏粉末四處散落。左手拿著刷子,右手拿著小鏟子。用小鏟子小心翼翼的一點一點的鑿著堅硬的石膏,小刷子配合著刷掉碎石膏,滿手都是白色的石膏粉末。
不一會,兵馬俑的腿漸漸顯露了出來,我用刷子輕輕的刷開粉末,一點點的向上挖掘,兵馬俑的背面全部都顯現在我眼前。我興奮極了,接著,我把石膏翻到另一面,使兵馬俑的背部朝下。繼續鑿土。漸漸地,兵馬俑的頭部、軀干、腳、方磚都顯現出來了。于是,我用竹簽沿著兵馬俑的身體一點一點地鑿著,鑿出了一個輪廓,用手輕輕一掰,一個完整的兵馬俑就呈現在我的面前。真的是十分精致啊。雖然整個兵馬俑完整的出來了,但是彎彎溝溝的褶皺處都有殘余的石膏碎塊,
我用小毛刷輕輕的將它身上殘余的石膏碎塊刷掉,然后把它放置在清水中,用一塊軟布擦拭,淡粉色的石膏塊慢慢脫落,整盆水都變成了淡粉色。最后我用紙巾裹住兵馬俑,將剩余的水分吸收干凈。
待晾干之后,我就把它放到了書桌上觀賞。
這就是我難忘的一次考古經歷,我覺得經過這次的考古工作,讓我懂得了考古并不像是我們想象中那樣的簡單,相反而是一份枯燥乏味、耐心嚴謹的工作。
仔細想想那龐大的兵馬俑考古任務,工作者長期頂嚴寒冒酷暑、飽經風雨,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啊!在此,我由衷地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而我這次的考古經歷,既讓我體驗到了考古過程中的那種驚險,生怕會弄壞,也體驗到了考古結束時候的歡樂,看著我挖掘出來的小藝術品——“濃縮型”的兵馬俑,心里還真跟吃了蜜一樣甜,考古樂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