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美麗的西湖教案篇一
我到西湖是來尋夢的。早在余秋雨的
散文
中,我就領略了西湖的美艷。如今,我親眼見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確實令我大開眼界,世間竟有如此秀美的神奇。漫步在蘇堤,在并不寬闊的林蔭道上行走,到處可見盛開的桃花,紅的像,粉的像霞,它們都在溫暖的春風中盡情舒展婀娜的身姿,如同一位位妝扮入時的杭州美女子。一路上鳥鳴不絕,它們蔭蔽在寬大的樹葉上。聽見婉轉悠揚的鳴叫,抬頭卻尋它不得,給人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這便是西湖的魅力所在。
乘船進入湖心小島上,我可以近距離接觸西湖水,她清澈透明,波瀾不驚;遠處的水泛濫著白光,近處的水拍打出漣漪,簡單而和諧,美得自然,沒有任何裝飾。西湖水把來到西湖的各種思想全都款款地搖碎,溶成一氣,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她的游客。她波光一閃,嫣然一笑,便永恒地定格在我們地記憶中。
島上儼然是一個世外桃源:鳥語花香,映著青山,傍著綠水,美麗之極。各種花兒都爭著開放,為這美麗地世界增添一分嬌艷。一朵花,就是一朵怒放的生命,所有的鳥兒都齊聲高唱,每一句鳥鳴都是一段和諧的樂曲。
青苔小路,從古至今讓人踩踏,高樹奇石一如既往地讓人盡情地撫摸。這里向左可遠觀雷峰塔。我見過雷峰塔的瓊樓玉宇,不知白娘子一切可好?這塔已不是魯迅先生已論再論的雷峰塔,而是鋼筋結構,金碧輝煌地聳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向右可見一實心鐵塔,如同西子一般和雷峰塔遙遙相望。
夢總是美的,西湖必我的夢境更美,讓人流連忘返,戀戀不舍,也讓人感覺沉重。西湖的瀲滟迷失了太多的人的心志讓它們停滯不前;西湖的淡抹濃妝消磨了太多的人的信念,尋夢于青山綠水之間。
西湖,一個夢境,離我如此親近,恍惚間又離我遠去。
美麗的西湖教案篇二我站在蘇地堤上,帶著幾分沉醉,默默地凝望著沐浴在細雨里的西湖。
雨是江南的雨,自然帶著江南水鄉的特征,輕輕的,柔柔的,不似雨,到像縷縷的煙、團團的霧,迷漫在天地之間。西湖全景是看不見的,只隱約現出幾處時濃時淡的綠波。煙霧像密密的絲簾,總讓人覺得似乎能隨手輕輕揭開,去尋找藏于其后的神秘境界。
天還早,湖岸的霓虹燈還亮著,近處尚能透過雨霧,送來幾縷降紅、淺黃、淡藍的顏色,遠處就只像在薄云中的星星一樣散發出稀郎的光。這些,使西湖又添幾分詩意。這蒙蒙細雨中的西湖,不正是淡妝的西子么?
天漸漸放亮,雨也似乎停了。湖上的煙霧淡了下去,只有些薄薄的輕霧緊貼著水面,遂順著蘇堤北行,一路上欣賞湖光山色。走出很遠,居然絲毫不累。在兩排煙柳的迎接下,我下了蘇堤,來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既然以荷馳名,荷自然是多的,這一帶湖面滿是的。時值盛夏,恰是荷花盛開的時節,在片片濃綠的葉間,都是荷花,簡直花多葉少。有的花,脫離葉的修飾,獨在碧波中立著,這是孤傲的;有的花昂首向天,高高站在葉上,這是清高的;有的花則躲在葉里,悄悄露出幾片粉紅花瓣,這是羞澀的。至于那些含苞的,就是花中的孩子了。
江南一陣清風吹過,荷花、荷葉隨風起伏,姿態萬千。“風荷”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吧。隨后,坐上漁舫,泛舟西湖。湖水濃濃的、綠綠的,液態的玉一般,輕輕地蕩著。時而空中幾顆殘留的雨滴落下,濺出幾絲漣漪,那便是吻著她了。綠玉在手中流著,那么溫潤。
此時才懂得古人為什么寫出“柔情似水”的
句子
,他必定撫摸過這西湖的綠波。我身在萬頃碧波之上,茫茫青霧之中,仿佛在夢里,帶著幾分虛無,幾分縹渺。我靜靜地閉上眼睛,呼吸著若有若無的水汽,心頭的醉意又添了幾分。忽然,同船游人的贊嘆聲驚醒了我。睜眼望去,只見不遠處的湖面上,矗立著三座小巧的寶塔,又像倒置的香爐露出的三只爐腳。此處便是有名的“三潭印月”,可惜這幾日始終不晴,月亮總躲在云后,使人無法欣賞這奇景。過了“三潭印月”,便是湖心島了。漁舫靠在島邊,漫步上島,一片蒼翠,那是各種樹,能叫出名字的—楊柳、蒼柏,不能叫出名字的更多。綠樹掩映中,幾處軒閣顯露出來。穿廊觀閣,不禁驚嘆江南園林的巧奪天工,有限的空間,卻讓人每過一處就有一幅新的圖畫展現在眼前。
欣賞過這大自然與人共同描繪的畫卷,我在一處靠水的小榭里坐下,向湖上望去,又發現一幅沒見過的畫,遠山漸漸顯露出黛色,淺紫、淡綠色的山嵐在湖水中流動,使山也添了生氣。湖在遠山映襯下,更顯美麗,天上王母的瑤池也不過如此吧。
我愛你美麗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