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老人以予開法海幢見命澹歸隨投賀章次韻答之 其二
天老人以予開法海幢見命澹歸隨投賀章次韻答之 其二。明代。釋今無。 元朝佳耗到相江,又喜楊岐有大方。八面俱來支鐵管,十虛全落擁云幢。鹡鸰久共春原里,鴻雁空留大海旁。誰識此情如帝網(wǎng),寶珠尤解攝寒光。
[明代]:釋今無
元朝佳耗到相江,又喜楊岐有大方。八面俱來支鐵管,十虛全落擁云幢。
鹡鸰久共春原里,鴻雁空留大海旁。誰識此情如帝網(wǎng),寶珠尤解攝寒光。
元朝佳耗到相江,又喜楊岐有大方。八面俱來支鐵管,十虛全落擁雲(yún)幢。
鹡鸰久共春原裡,鴻雁空留大海旁。誰識此情如帝網(wǎng),寶珠尤解攝寒光。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wù),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dǎo)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宋代:
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明代:
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宋代:
孫覿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