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遇仙篇
秋江遇仙篇。明代。羅洪先。 神仙聞住蓬萊宮,云霞萬里回剛風。露涼月落江夜靜,飆車髣髴來孤蓬。骨法堅奇異容態,綦屨素緣衣文帶。相憐有意非偶然,盡吐幽懷向傾蓋。自言丹丘絕世塵,世上滄桑何太頻。歲時豈用羲和歷,代序寧論晉魏人。未開萬卷窺今古,更笑千鐘無比數。我身有貴知者希,落落兒曹焉足伍。兼傳至理出鴻蒙,受之再拜心神通。半醒幾杖猶相對,忽聽秋聲枕席中。玉峽城頭曙雞亂,紞紞伐鼓催行傳。遠游違養非我情,感激高蹤淚如霰。憶昔夜夢凌紫煙,倒影俯瞰扶桑巔。從茲頗厭人間事,往往出語憎葷膻。天書夜半來扣戶,欲發不發愁逢怒。變色聊為捧檄行,乞身自有陳情疏。暫隱金門借禁林,終騎白鹿訪遙岑。他時訊問巖棲客,可是青霄碧海心。
[明代]:羅洪先
神仙聞住蓬萊宮,云霞萬里回剛風。露涼月落江夜靜,飆車髣髴來孤蓬。
骨法堅奇異容態,綦屨素緣衣文帶。相憐有意非偶然,盡吐幽懷向傾蓋。
自言丹丘絕世塵,世上滄桑何太頻。歲時豈用羲和歷,代序寧論晉魏人。
未開萬卷窺今古,更笑千鐘無比數。我身有貴知者希,落落兒曹焉足伍。
兼傳至理出鴻蒙,受之再拜心神通。半醒幾杖猶相對,忽聽秋聲枕席中。
玉峽城頭曙雞亂,紞紞伐鼓催行傳。遠游違養非我情,感激高蹤淚如霰。
憶昔夜夢凌紫煙,倒影俯瞰扶桑巔。從茲頗厭人間事,往往出語憎葷膻。
天書夜半來扣戶,欲發不發愁逢怒。變色聊為捧檄行,乞身自有陳情疏。
暫隱金門借禁林,終騎白鹿訪遙岑。他時訊問巖棲客,可是青霄碧海心。
神仙聞住蓬萊宮,雲霞萬裡回剛風。露涼月落江夜靜,飆車髣髴來孤蓬。
骨法堅奇異容態,綦屨素緣衣文帶。相憐有意非偶然,盡吐幽懷向傾蓋。
自言丹丘絕世塵,世上滄桑何太頻。歲時豈用羲和曆,代序甯論晉魏人。
未開萬卷窺今古,更笑千鐘無比數。我身有貴知者希,落落兒曹焉足伍。
兼傳至理出鴻蒙,受之再拜心神通。半醒幾杖猶相對,忽聽秋聲枕席中。
玉峽城頭曙雞亂,紞紞伐鼓催行傳。遠遊違養非我情,感激高蹤淚如霰。
憶昔夜夢淩紫煙,倒影俯瞰扶桑巔。從茲頗厭人間事,往往出語憎葷膻。
天書夜半來扣戶,欲發不發愁逢怒。變色聊為捧檄行,乞身自有陳情疏。
暫隱金門借禁林,終騎白鹿訪遙岑。他時訊問巖棲客,可是青霄碧海心。
唐代·羅洪先的簡介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一生奮發于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
? 羅洪先的詩(469篇) 〕
魏晉:
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
唐代:
劉兼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凈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明代:
謝復
炎天過卻復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
炎天過卻複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終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隨意玩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