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笥歌贈吳冰齋
玉笥歌贈吳冰齋。明代。羅洪先。 玉笥之西來九仙,九仙之臺高插天。少時夢想不得到,行年五十初攀緣。是時十月天色肅,霜楓露草迷深谷。道遇幽人身姓吳,自談曾授長生箓。心性好潔住冰齋,不逐煩俗成群儕。為予指點且先導,拍手云外開塵懷。一別十年空羽翰,夜深風斷啼猿亂。惟有幽人山下留,杖屨之時入星漢。苒苒光陰五十春,容色無殊臺上人。競道仙村長藜棘,常依洞石作比鄰。我已無心問五岳,知君猶慕彭鏗學。他年臺上聽吹笙,不知誰識王喬鶴。
[明代]:羅洪先
玉笥之西來九仙,九仙之臺高插天。少時夢想不得到,行年五十初攀緣。
是時十月天色肅,霜楓露草迷深谷。道遇幽人身姓吳,自談曾授長生箓。
心性好潔住冰齋,不逐煩俗成群儕。為予指點且先導,拍手云外開塵懷。
一別十年空羽翰,夜深風斷啼猿亂。惟有幽人山下留,杖屨之時入星漢。
苒苒光陰五十春,容色無殊臺上人。競道仙村長藜棘,常依洞石作比鄰。
我已無心問五岳,知君猶慕彭鏗學。他年臺上聽吹笙,不知誰識王喬鶴。
玉笥之西來九仙,九仙之臺高插天。少時夢想不得到,行年五十初攀緣。
是時十月天色肅,霜楓露草迷深谷。道遇幽人身姓吳,自談曾授長生箓。
心性好潔住冰齋,不逐煩俗成群儕。為予指點且先導,拍手雲外開塵懷。
一別十年空羽翰,夜深風斷啼猿亂。惟有幽人山下留,杖屨之時入星漢。
苒苒光陰五十春,容色無殊臺上人。競道仙村長藜棘,常依洞石作比鄰。
我已無心問五嶽,知君猶慕彭鏗學。他年臺上聽吹笙,不知誰識王喬鶴。
唐代·羅洪先的簡介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一生奮發于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
? 羅洪先的詩(469篇) 〕
明代:
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
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
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唐代:
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遊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宋代:
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明代:
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豔,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裡,無夜不生春。
明代:
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雲淨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