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生八九子
烏生八九子。明代。張家珍。 深谷有郁林,繁城多芳躅。盛衰各有故,所分在顯伏。不見城頭樹上烏,巢有八九雛。高棲遠啄身樂妻子腴,智則不足靈有馀。曾噪將軍樹,又集大夫居。告人兇吉,亡己安危。世人自福不汝德,世人招禍則汝責。吁嗟汝烏何不呼雛辭南飛去北,從今勿攫道傍肉。續弦斷竹,世上機關備險毒。
[明代]:張家珍
深谷有郁林,繁城多芳躅。盛衰各有故,所分在顯伏。
不見城頭樹上烏,巢有八九雛。高棲遠啄身樂妻子腴,智則不足靈有馀。
曾噪將軍樹,又集大夫居。告人兇吉,亡己安危。世人自福不汝德,世人招禍則汝責。
吁嗟汝烏何不呼雛辭南飛去北,從今勿攫道傍肉。
續弦斷竹,世上機關備險毒。
深谷有郁林,繁城多芳躅。盛衰各有故,所分在顯伏。
不見城頭樹上烏,巢有八九雛。高棲遠啄身樂妻子腴,智則不足靈有馀。
曾噪將軍樹,又集大夫居。告人兇吉,亡己安危。世人自福不汝德,世人招禍則汝責。
籲嗟汝烏何不呼雛辭南飛去北,從今勿攫道傍肉。
續弦斷竹,世上機關備險毒。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國擁殘卒數萬于龍門以圖恢復,旋以兄蔭拜錦衣衛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父,折節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
:
陳振家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云。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雲。
宋代:
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明代:
周旋
悲風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
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
悲風起高樹,陰雲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
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宋代:
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雲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