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彥超
送胡彥超。明代。吳寬。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發籠儒冠。平生一經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前年鄉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寒。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瑯玕。側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云團。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難。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里。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人生傳世有如此,區區科第何難耳。
[明代]:吳寬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發籠儒冠。
平生一經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
前年鄉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寒。
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
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
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瑯玕。
側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云團。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難。
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
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里。
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
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
人生傳世有如此,區區科第何難耳。
年過四十不作官,還將短發籠儒冠。
平生一經已爛熟,胡為挾入橋門觀。
前年鄉書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風寒。
重來橋門住三載,打頭矮屋聊盤桓。
朝齏暮鹽不滿盤,何須故人勸加餐。
日高對案笑捫腹,自有五色之瑯玕。
側身西北望長安,眼中一朵紅雲團。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雲難。
嗟哉出處誰得似,頗似吳下吳生寬。
吳生作詩忽盈紙,送君還到春闈裡。
春闈多士多如蟻,勿將老少分憂喜。
君不見韓昌黎、張童子,同是陸公門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聲名逐流水。
人生傳世有如此,區區科第何難耳。
唐代·吳寬的簡介
(1435—1504)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為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閑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后,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 吳寬的詩(211篇) 〕
唐代:
張籍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水上山沉沉,征途複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裡縈我心。
元代:
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
劉鳳梧
霜華爭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悵庭空。
霜華爭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悵庭空。
宋代:
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裡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