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大忠祠 其二
厓山大忠祠 其二。明代。文徵明。 皇天不祐宰臣謀,萬里樓船一浪休。飄蕩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祗今潮自如期至,終古江應(yīng)不盡流。折戟并銷塵海換,行人猶自說碙州。
[明代]:文徵明
皇天不祐宰臣謀,萬里樓船一浪休。飄蕩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終古江應(yīng)不盡流。折戟并銷塵海換,行人猶自說碙州。
皇天不祐宰臣謀,萬裡樓船一浪休。飄蕩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終古江應(yīng)不盡流。折戟并銷塵海換,行人猶自說碙州。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xué)書于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
:
聶紺弩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
主席詩詞歌宛轉(zhuǎn),《人民日報(bào)》誦鏗鏘。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
主席詩詞歌宛轉(zhuǎn),《人民日報(bào)》誦鏗鏘。
明代:
鄭學(xué)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dāng)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dāng)塗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宋代:
陸游
造物寧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風(fēng)。
煌煌斗柄插天北,焰焰月輪生海東。
造物甯能困此翁,浩歌庭下答松風(fēng)。
煌煌鬥柄插天北,焰焰月輪生海東。
宋代:
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fēng)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fēng)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yún)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宋代:
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裡偷閒每見存。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