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道上次歐陽齊汲韻
中原道上次歐陽齊汲韻。元代。揭祐民。 中原七郡地,氣厚風還淳。天分澗瀍水,路入河洛春。圣賢所經營,繩準相均平。六合昔有隔,一觀恨無因。懷哉此盛區,理者皆先民。曾經龍虎啖,重為狼羊貧。大若斡元化,細物涵深仁。一士行其間,鞍馬猶逡巡。解帶思古道,題詩清路塵。望迷黃河北,欲度正愴神。遺黎當道隅,涕說青城濱。青城不可說,回首傷天津。
[元代]:揭祐民
中原七郡地,氣厚風還淳。天分澗瀍水,路入河洛春。
圣賢所經營,繩準相均平。六合昔有隔,一觀恨無因。
懷哉此盛區,理者皆先民。曾經龍虎啖,重為狼羊貧。
大若斡元化,細物涵深仁。一士行其間,鞍馬猶逡巡。
解帶思古道,題詩清路塵。望迷黃河北,欲度正愴神。
遺黎當道隅,涕說青城濱。青城不可說,回首傷天津。
中原七郡地,氣厚風還淳。天分澗瀍水,路入河洛春。
聖賢所經營,繩準相均平。六合昔有隔,一觀恨無因。
懷哉此盛區,理者皆先民。曾經龍虎啖,重為狼羊貧。
大若斡元化,細物涵深仁。一士行其間,鞍馬猶逡巡。
解帶思古道,題詩清路塵。望迷黃河北,欲度正愴神。
遺黎當道隅,涕說青城濱。青城不可說,回首傷天津。
唐代·揭祐民的簡介
元廣昌人,寓盱水上,號盱里子,晚號希韋子。性伉直。泰定帝時為邵武經歷,有能聲。好游。嘗北至燕趙,東抵遼。遇故都遺跡,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
? 揭祐民的詩(40篇) 〕
元代:
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宋代:
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錦川城裡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