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
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宋代。敖陶孫。 世紛何豫人,直作走千里。寒壓破虎韉,霜風殺淮葦。能來得吾愿,連夜燈花喜。矯矯將軍力,一日破萬紙。填胸龍豹韜,政坐毛錐子。區區寄人幕,誰訪習鑒齒。相見各挽須,士窮乃如此。吾謀適不用,步到狼山趾。荒村圍海氣,尖城如臥已。幸當小盤旋,長袖為君起。回首叫周郎,湟水面欲死。往者城南杜,鈿車湊流水。胡然落此地,伴客歌快耳。吾徒離闊好,見即裂其眥。中年迫婚宦,官事漫不理。關心且詩酒,甕面撥寒蟻。如聞董召南,犬雞封石髓。感君好兄弟,行當訪虛址。雍丘且忽念,將星落寒紫。送歸無好語,涼月掛鯨尾。君行定過潘,茶鼎面曲幾。因這啟三請,問酒所以止。
[宋代]:敖陶孫
世紛何豫人,直作走千里。
寒壓破虎韉,霜風殺淮葦。
能來得吾愿,連夜燈花喜。
矯矯將軍力,一日破萬紙。
填胸龍豹韜,政坐毛錐子。
區區寄人幕,誰訪習鑒齒。
相見各挽須,士窮乃如此。
吾謀適不用,步到狼山趾。
荒村圍海氣,尖城如臥已。
幸當小盤旋,長袖為君起。
回首叫周郎,湟水面欲死。
往者城南杜,鈿車湊流水。
胡然落此地,伴客歌快耳。
吾徒離闊好,見即裂其眥。
中年迫婚宦,官事漫不理。
關心且詩酒,甕面撥寒蟻。
如聞董召南,犬雞封石髓。
感君好兄弟,行當訪虛址。
雍丘且忽念,將星落寒紫。
送歸無好語,涼月掛鯨尾。
君行定過潘,茶鼎面曲幾。
因這啟三請,問酒所以止。
世紛何豫人,直作走千裡。
寒壓破虎韉,霜風殺淮葦。
能來得吾願,連夜燈花喜。
矯矯將軍力,一日破萬紙。
填胸龍豹韜,政坐毛錐子。
區區寄人幕,誰訪習鑒齒。
相見各挽須,士窮乃如此。
吾謀適不用,步到狼山趾。
荒村圍海氣,尖城如臥已。
幸當小盤旋,長袖為君起。
回首叫周郎,湟水面欲死。
往者城南杜,鈿車湊流水。
胡然落此地,伴客歌快耳。
吾徒離闊好,見即裂其眥。
中年迫婚宦,官事漫不理。
關心且詩酒,甕面撥寒蟻。
如聞董召南,犬雞封石髓。
感君好兄弟,行當訪虛址。
雍丘且忽念,將星落寒紫。
送歸無好語,涼月掛鯨尾。
君行定過潘,茶鼎面曲幾。
因這啟三請,問酒所以止。
唐代·敖陶孫的簡介
字器之,號臞翁,一號臞庵,自稱“東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鄉薦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學,曾寫詩送朱熹,又作詩悼趙汝愚,忤韓侂胄。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歷任海門縣主簿,漳州府學教授、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因臨安書商陳起刊刻《江湖集》受株連貶官。官至溫陵通判。寶慶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詩集》2卷,收入《南宋群賢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見其佚詩。
...〔
? 敖陶孫的詩(143篇) 〕
唐代:
元稹
華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遙各各,葉葉相重重。
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蒙。既無貞直干,復有罥掛蟲。
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秦時已曾種,憔悴種不供。
華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遙各各,葉葉相重重。
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蒙。既無貞直幹,複有罥掛蟲。
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秦時已曾種,憔悴種不供。
宋代:
楊萬里
不是城中是甑中,雨余日色更明紅。
若為飛上金山頂,獨立長江萬里風。
不是城中是甑中,雨餘日色更明紅。
若為飛上金山頂,獨立長江萬裡風。
宋代:
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
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
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宋代:
岳珂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宋代:
盧臧
誰開仙窟宅,非與眾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
禽靈啼復斷,云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誰開仙窟宅,非與衆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
禽靈啼複斷,雲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明代:
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雲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
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裡,何似吾家博望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