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鶴觀
游白鶴觀。宋代。李昭玘。 春歸數十朝,八九不暇出。萌芽日夜發,百觜競撐突。駕言謁仙祠,古像懷彷佛。白鶴來何時,蒼檜暮蕭窣。云霞斷人世,往事已荒忽。解纓濯泉流,深澈幾照骨。毛寒不敢視,下必有神物。昔人斯徜徉,音影詎磨沒。嗟予質污下,見亦被呵咄。仰慚逍遙游,未忍塵土汩。時須挹高風,為我一吹拂。
[宋代]:李昭玘
春歸數十朝,八九不暇出。萌芽日夜發,百觜競撐突。
駕言謁仙祠,古像懷彷佛。白鶴來何時,蒼檜暮蕭窣。
云霞斷人世,往事已荒忽。解纓濯泉流,深澈幾照骨。
毛寒不敢視,下必有神物。昔人斯徜徉,音影詎磨沒。
嗟予質污下,見亦被呵咄。仰慚逍遙游,未忍塵土汩。
時須挹高風,為我一吹拂。
春歸數十朝,八九不暇出。萌芽日夜發,百觜競撐突。
駕言謁仙祠,古像懷彷佛。白鶴來何時,蒼檜暮蕭窣。
雲霞斷人世,往事已荒忽。解纓濯泉流,深澈幾照骨。
毛寒不敢視,下必有神物。昔人斯徜徉,音影詎磨沒。
嗟予質污下,見亦被呵咄。仰慚逍遙遊,未忍塵土汩。
時須挹高風,為我一吹拂。
唐代·李昭玘的簡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書省正字除校書郎。通判潞州,入為秘書丞、開封府推官。出提點永興、京西、京東路刑獄。徽宗立,召為右司員外郎,遷太常少卿,出知滄州。崇寧初,入黨籍,居閑十五年,自號樂靜先生。欽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樂靜集》三十卷傳世,其中詩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李昭玘詩,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陸心源藏抄本。新輯集外詩,補于卷末。
...〔
? 李昭玘的詩(97篇) 〕
:
吳金水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云影。
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雲影。
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明代:
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誰道雲中別有廛,斜陽數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唐代:
白居易
酒助疏頑性,琴資緩慢情。有慵將送老,無智可勞生。
忽忽忘機坐,倀倀任運行。家鄉安處是,那獨在神京。
久貯滄浪意,初辭桎梏身。昏昏常帶酒,默默不應人。
酒助疏頑性,琴資緩慢情。有慵將送老,無智可勞生。
忽忽忘機坐,倀倀任運行。家鄉安處是,那獨在神京。
久貯滄浪意,初辭桎梏身。昏昏常帶酒,默默不應人。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宋代:
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