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一枕暑風外
水調歌頭·一枕暑風外。宋代。韓淲。 一枕暑風外,事事且隨緣。隨緣何處琴劍,閑泊此層巔。日繞九天樓殿,煙抹四山林薄,塵土市聲前。老眼醉還醒,猶得到詩邊。橋南院,雙桂隱,有名言。江湖人物,好在收拾付書簾。回首吾廬無恙,寄臥僧窗何事,鴻鵠本高騫。水調賦明月,誰道更超然。
[宋代]:韓淲
一枕暑風外,事事且隨緣。隨緣何處琴劍,閑泊此層巔。日繞九天樓殿,煙抹四山林薄,塵土市聲前。老眼醉還醒,猶得到詩邊。橋南院,雙桂隱,有名言。江湖人物,好在收拾付書簾。回首吾廬無恙,寄臥僧窗何事,鴻鵠本高騫。水調賦明月,誰道更超然。
一枕暑風外,事事且隨緣。隨緣何處琴劍,閑泊此層巔。日繞九天樓殿,煙抹四山林薄,塵土市聲前。老眼醉還醒,猶得到詩邊。橋南院,雙桂隱,有名言。江湖人物,好在收拾付書簾。回首吾廬無恙,寄臥僧窗何事,鴻鵠本高騫。水調賦明月,誰道更超然。
唐代·韓淲的簡介
韓淲(biāo)(1159—1224)南宋詩人。字仲止,一作子仲,號澗泉,韓元吉之子。祖籍開封,南渡后隸籍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從仕后不久即歸,有詩名,著有《澗泉集》。淲清廉狷介,與同時知名詩人多有交游,并與趙蕃(章泉)并稱“二泉”。著作歷代書目未見著錄。史彌遠當國,羅致之,不為少屈。人品學問,俱有根柢,雅志絕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時事驚心,作甲申秋三詩,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 韓淲的詩(1760篇) 〕
:
李江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處物能輕。面前光景何由到,只在致知又力行。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處物能輕。面前光景何由到,隻在緻知又力行。
:
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隻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窪盛湯。
宋代:
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豔曲唱山茶。
宋代:
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
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我昔乘興遊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雲謝污泥。
我來雲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
玄燁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
綠嶼臨窗牖,晴云趁綺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
綠嶼臨窗牖,晴雲趁綺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宋代:
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