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
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唐代。權德輿。 上人遠自西天竺,頭陀行遍國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唯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乍來松徑風更寒,遙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禪誦時,寥寥掛在枯樹枝。真法常傳心不住,東西南北隨緣路。佛川此去何時回,應真莫便游天臺。
[唐代]:權德輿
上人遠自西天竺,頭陀行遍國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
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唯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
乍來松徑風更寒,遙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禪誦時,
寥寥掛在枯樹枝。真法常傳心不住,東西南北隨緣路。
佛川此去何時回,應真莫便游天臺。
上人遠自西天竺,頭陀行遍國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
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唯振錫,石瀨雲溪深寂寂。
乍來松徑風更寒,遙映霜天月成魄。後夜空山禪誦時,
寥寥掛在枯樹枝。真法常傳心不住,東西南北隨緣路。
佛川此去何時回,應真莫便遊天臺。
唐代·權德輿的簡介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
? 權德輿的詩(304篇) 〕
清代:
徐元文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
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
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
弘歷
別館花宮側,軒齋閱歲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靜因緣。
新月才堪對,清宵劇可憐。朦朧香閣影,空色悟初禪。
別館花宮側,軒齋閱歲年。晚芳生意趣,古幹靜因緣。
新月才堪對,清宵劇可憐。朦朧香閣影,空色悟初禪。
:
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
唐代:
李中
太皞御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太皞禦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