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書院詩
嵩陽書院詩。宋代。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一朝希斗祿,輒與故步殊。佞夫專媚灶,要路事馳驅。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章圣旌隱君,此地構宏居。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賞田逾千畝,負笈昔云趨。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諛。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垣墻聚蓬蒿,觀殿巢鳶烏。二紀無人跡,荒榛誰掃除。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已責復蠲斂,肉骨生膏腴。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次鞲叻蜃?,為政多美譽。百里政肅雍,民不困追胥。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吾儒一何衰,廢跡可嗟吁。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義有子衿恥,功將泮水俱。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宋代]: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祿,輒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灶,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
章圣旌隱君,此地構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云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諛。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墻聚蓬蒿,觀殿巢鳶烏。
二紀無人跡,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復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里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跡可嗟吁。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將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緻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鬥祿,輒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竈,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
章聖旌隱君,此地構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諛。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鳶烏。
二紀無人跡,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複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裡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跡可嗟籲。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將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顧應祥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天趣入三昧,點染意象爭錙銖。
遠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王郎妙手絕代無,生綃寫出江山圖。飄揚天趣入三昧,點染意象爭錙銖。
遠山模糊近山碧,澄江一帶橫秋色。老樹參差曲岸妨,回波搖蕩崩堤仄。
清代:
金應澍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后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後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宋代:
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唐代:
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