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海上作
歲暮海上作。唐代。孟浩然。 仲尼既已沒,余亦浮于海。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為問乘槎人,滄洲復何在。
[唐代]:孟浩然
仲尼既已沒,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為問乘槎人,滄洲復何在。
仲尼既已沒,餘亦浮于海。
昏見鬥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為問乘槎人,滄洲複何在。
譯文
孔夫子已經死了許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天黑見北斗星斗柄掉轉,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經到來。
任輕便的木船隨意飄去,垂下釣竿并沒有什么期待。
問一問那乘槎歸來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注釋
仲尼:即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稱為孔子。
浮于海:用《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語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黃昏,天色將晚時。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顆星。回:指回復到前一年年終時的位置。北斗星方位隨季節變換而跟著移動,所以古人從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節候。
歲星:即木星。古人以其歲行一次,用以紀年。歲星改,是說一年又要過去了。
虛舟:輕舟。
“垂釣”句:意思是詩人自己雖隱居垂釣,但并不似姜太公那樣有所等待。
乘槎人:《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槎上,多積糧,乘槎而去。”槎,指竹、木筏。
滄洲:指海上可供隱居之處。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33-34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明代:
黃佐
朝來新火起新煙,長笛短簫悲遠天。細柳新蒲為誰綠,濁醪粗飯任吾年。
已聞童子騎青竹,喚取佳人舞繡筵。此日此時人共得,晴窗點檢白云篇。
朝來新火起新煙,長笛短簫悲遠天。細柳新蒲為誰綠,濁醪粗飯任吾年。
已聞童子騎青竹,喚取佳人舞繡筵。此日此時人共得,晴窗點檢白雲篇。
清代:
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裡,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
釋德洪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清代:
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竈久岑寂,白雲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清代:
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宋代:
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