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千古李將軍
卜算子·千古李將軍。宋代。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宋代]: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小令的上片是用李廣屢立戰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人品在下中等,卻能封為列侯的故事,以古喻今,尖銳地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腐朽反動本質。它已為一群庸碌無能的投降派所把持,那些有志氣、有才能的抗戰志士卻被排斥打擊。這是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體現
小令的下片以“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作為起興句,以“萬一朝廷舉力田,舍我其誰也”這一反語作結,與詞的上片相照應,揭露南宋朝廷打擊抗戰派的政策。
小令以李廣喻自己,指出象李廣這樣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卻總是被排斥、迫害。對此,作者是極為忿慨的,但他卻反話正說,不說自己的忿慨,偏說“舉力田”;在“舍我其誰”的嚴肅敘說中,表達了作者強烈憤慨和對南宋朝廷的尖銳嘲諷。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
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元代:
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宋代:
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顔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明代:
鐘芳
善學無如善讀書,莫耽買櫝委明珠。天人條貫歸皇極,墳典精華是道腴。
駿失轡銜馳愈放,車攢輪輻運常虛。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樂有馀。
善學無如善讀書,莫耽買櫝委明珠。天人條貫歸皇極,墳典精華是道腴。
駿失轡銜馳愈放,車攢輪輻運常虛。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樂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