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
泛海。元代。戴良。 仲夏發會稽,乍秋別勾章。擬杭黑水海,首渡青龍洋。南條山已斷,北界水何長。近遠浪為國,周圍天作疆。川后偶安恬,天吳亦屏藏。蕩槳乘月疾,掛席逐風揚。零露拂蟠木,旭日耀扶桑。我行無休隙,此去何渺茫。東海蹈仲連,西溟遁伯陽。輕名冀道勝,重己企時康。孰謂情可陳,旅念坐自傷。
[元代]:戴良
仲夏發會稽,乍秋別勾章。
擬杭黑水海,首渡青龍洋。
南條山已斷,北界水何長。
近遠浪為國,周圍天作疆。
川后偶安恬,天吳亦屏藏。
蕩槳乘月疾,掛席逐風揚。
零露拂蟠木,旭日耀扶桑。
我行無休隙,此去何渺茫。
東海蹈仲連,西溟遁伯陽。
輕名冀道勝,重己企時康。
孰謂情可陳,旅念坐自傷。
仲夏發會稽,乍秋別勾章。
擬杭黑水海,首渡青龍洋。
南條山已斷,北界水何長。
近遠浪為國,周圍天作疆。
川後偶安恬,天吳亦屏藏。
蕩槳乘月疾,掛席逐風揚。
零露拂蟠木,旭日耀扶桑。
我行無休隙,此去何渺茫。
東海蹈仲連,西溟遁伯陽。
輕名冀道勝,重己企時康。
孰謂情可陳,旅念坐自傷。
唐代·戴良的簡介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 戴良的詩(226篇) 〕
明代:
于慎行
魯國諸生舊有文,又從投筆際風云。王孫盡自迷歸路,卿子誰知號冠軍。
櫪上驊騮天廄馬,帳前鼓角羽林群。同時年少還相憶,曉月山城更夢君。
魯國諸生舊有文,又從投筆際風雲。王孫盡自迷歸路,卿子誰知號冠軍。
櫪上驊騮天廄馬,帳前鼓角羽林群。同時年少還相憶,曉月山城更夢君。
清代:
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雲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明代:
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遊人。
清代:
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客裡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元代:
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