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子昭經歷赴淮東
送郭子昭經歷赴淮東。元代。柳貫。 嚴嚴御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游朝士間,聞談輒心羨。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弘壁本不貲,況復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想當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游舊,寄贈比黃絹。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今我亦老丑,尚復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元代]:柳貫
嚴嚴御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游朝士間,聞談輒心羨。
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
弘壁本不貲,況復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
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
想當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游舊,寄贈比黃絹。
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復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
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嚴嚴禦史府,犖犖聚英彥。計今玉筍班,顯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詳論讞。我遊朝士間,聞談輒心羨。
胡為三十年,負此一破硯。子昭每相過,開口奇自見。
弘壁本不貲,況複加藻薦。安能辭富貴,尚欲志貧賤。
平明借馬出,向夕擁書倦。去年參元火,可賀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愛士誠眷眷。屈君廉訪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書檄手,妙在巧裁剸。誰無擾獄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歡喜潔羞膳。君子既得輿,小人將革面。
想當治曹暇,稍稍事遊宴。試茗蜀井岡,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無邊,新語時一轉。定懷京遊舊,寄贈比黃絹。
交情二紀馀,此別良繾綣。往時媚學侶,散若風蓬旋。
今我亦老醜,尚複把經卷。分襟各回首,絮點雜花片。
重來都門道,迎子十乘傳。
唐代·柳貫的簡介
柳貫(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傳,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博學多通,為文沉郁春容,工于書法,精于鑒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
? 柳貫的詩(153篇) 〕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近代:
洪傳經
淞濱舊夢許重連,童稚情親又暮年。幸接好音憑尺素,如聞遺事說開天。
徑荒南皖無歸日,人老西湖有夙緣。爭似臨川門戶好,階前蘭桂各芬妍。
淞濱舊夢許重連,童稚情親又暮年。幸接好音憑尺素,如聞遺事說開天。
徑荒南皖無歸日,人老西湖有夙緣。爭似臨川門戶好,階前蘭桂各芬妍。
元代:
胡奎
小園今日春意動,風目正東來草堂。萱草漸抽書帶綠,柳條都釀曲塵黃。
鳥聲近屋啼偏好,雨點沾衣濕不妨。稚子下階頻指點,去年種竹已過墻。
小園今日春意動,風目正東來草堂。萱草漸抽書帶綠,柳條都釀曲塵黃。
鳥聲近屋啼偏好,雨點沾衣濕不妨。稚子下階頻指點,去年種竹已過牆。
清代:
陳恭尹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寧都隱君子。放舟溟海六月風,繭足幽州八千里。
巨魚吞舟人食人,白浪黃沙入睚眥。危途曾不廢嘯歌,壯心已覺齊生死。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甯都隱君子。放舟溟海六月風,繭足幽州八千裡。
巨魚吞舟人食人,白浪黃沙入睚眥。危途曾不廢嘯歌,壯心已覺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