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簿韻
和張簿韻。宋代。張嵲。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數。及茲復入山,始覺離亂苦。行行望遠峰,山村猶幾許。風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三鐘應昔志,一室固堪處。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為主。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菽粟工療饑,薯蕷行堪煮。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御。
[宋代]:張嵲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數。
及茲復入山,始覺離亂苦。
行行望遠峰,山村猶幾許。
風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
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
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
三鐘應昔志,一室固堪處。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為主。
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
菽粟工療饑,薯蕷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御。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數。
及茲複入山,始覺離亂苦。
行行望遠峰,山村猶幾許。
風清初戒寒,雲垂欲收雨。
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
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
三鐘應昔志,一室固堪處。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為主。
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
菽粟工療饑,薯蕷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禦。
唐代·張嵲的簡介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
? 張嵲的詩(403篇) 〕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宋代:
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宋代:
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明代:
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唐代:
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馀。半斜半傾山衲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