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無夢歸天臺
送張無夢歸天臺。宋代。陳堯叟。 山人之所隱,臨海赤城閒。天臺峰峨峨,剡水聲潺潺。絕頂一室非塵寰,忘形終日同云閒。仙軿每戾止,人跡絕躋攀。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顏。手持百首還元詩,詩成自謂人不知。世人得之蹈,希夷自此游。朝市皆爭識形儀,承禎以道遇明主。子訓賣藥歸會稽,張君今能盡繼之。冥冥孤鴻東南飛,邈然不自煙霞期。
[宋代]:陳堯叟
山人之所隱,臨海赤城閒。
天臺峰峨峨,剡水聲潺潺。
絕頂一室非塵寰,忘形終日同云閒。
仙軿每戾止,人跡絕躋攀。
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顏。
手持百首還元詩,詩成自謂人不知。
世人得之蹈,希夷自此游。
朝市皆爭識形儀,承禎以道遇明主。
子訓賣藥歸會稽,張君今能盡繼之。
冥冥孤鴻東南飛,邈然不自煙霞期。
山人之所隱,臨海赤城閒。
天臺峰峨峨,剡水聲潺潺。
絕頂一室非塵寰,忘形終日同雲閒。
仙軿每戾止,人跡絕躋攀。
沆瀣挹朝味,冰雪留童顔。
手持百首還元詩,詩成自謂人不知。
世人得之蹈,希夷自此遊。
朝市皆爭識形儀,承禎以道遇明主。
子訓賣藥歸會稽,張君今能盡繼之。
冥冥孤鴻東南飛,邈然不自煙霞期。
唐代·陳堯叟的簡介
陳堯叟(961年—1017年5月10日),字唐夫,閬州閬中人,北宋宰相,左諫議大夫陳省華長子、太子太師陳堯佐、天雄軍節度使陳堯咨長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狀元,與弟陳堯佐同科,又與父親同日獲賜緋衣,歷官秘書丞、河南東道判官、工部員外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升任同平章事、樞密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因病改授右仆射、知河陽軍。天禧元年(1017年),陳堯叟去世,年五十七。真宗廢朝二日,追贈侍中,謚號“文忠”。著有《監牧議》、《請盟錄》等。
...〔
? 陳堯叟的詩(9篇) 〕
清代:
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
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
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v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曉起登山隴,優遊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
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宋代:
趙湘
白蘋溪湛五亭寒,物象全宜謝守閒。
秋盡棋聲過竹寺,雨余詩思落茶山。
白蘋溪湛五亭寒,物象全宜謝守閒。
秋盡棋聲過竹寺,雨餘詩思落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