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太和宮
謁太和宮。明代。王世貞。 一柱太和宮,千巖元氣中。芙蓉寒不謝,仙掌近還空。地是鉤盤上,橋從貫索通。日輪團倏火,天樂斷罡風。麇氏為宗國,幽方反寓公。赤明無信史,吾欲證崆峒。
[明代]:王世貞
一柱太和宮,千巖元氣中。芙蓉寒不謝,仙掌近還空。
地是鉤盤上,橋從貫索通。日輪團倏火,天樂斷罡風。
麇氏為宗國,幽方反寓公。赤明無信史,吾欲證崆峒。
一柱太和宮,千巖元氣中。芙蓉寒不謝,仙掌近還空。
地是鈎盤上,橋從貫索通。日輪團倏火,天樂斷罡風。
麇氏為宗國,幽方反寓公。赤明無信史,吾欲證崆峒。
唐代·王世貞的簡介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漢族,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領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卒贈太子少保。好為古詩文,始于李攀龍主文盟,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 王世貞的詩(4337篇) 〕
:
石任之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兩漢:
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明代:
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隻遊嬉。行雲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