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見馬耳峰
山行見馬耳峰。元代。劉因。 近山豪士少羈檢,酒澆不下胸崔嵬。遠(yuǎn)山靜女亦閒雅,尚恨少有傷春懷。亂山米聚爭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天知老眼不受塵,路轉(zhuǎn)忽睹雙峰開。雙峰何年聳雙耳?叱之不動煩風(fēng)雷。今朝向我效神駿,翠色欲逐神鞭來。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駕此觀蓬萊。只愁日暮三山上,黃塵回首令人哀。
近山豪士少羈檢,酒澆不下胸崔嵬。遠(yuǎn)山靜女亦閒雅,尚恨少有傷春懷。
亂山米聚爭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天知老眼不受塵,路轉(zhuǎn)忽睹雙峰開。
雙峰何年聳雙耳?叱之不動煩風(fēng)雷。今朝向我效神駿,翠色欲逐神鞭來。
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駕此觀蓬萊。只愁日暮三山上,黃塵回首令人哀。
劉因簡介
唐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xué)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yīng)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xué)士、資政大夫、上護(hù)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xiāng)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211篇) 〕猜你喜歡
夜聞洛濱吹笙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fēng)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yuǎn),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