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登青原臺
中秋登青原臺。宋代。鄭作肅。 去年中秋節,鄭州正弄兵。羽檄方四馳,酒觴難一傾。今年當此日,往事久已平。不但櫜弓矢,又復見豐登。桂魄十分滿,暮容千里晴。節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群峰翠靄郁,靜練秋光澄。霜竹裂石響,焦桐號鐘清。頁頁高臺上,飄飄欲云凌。矯首宇宙寬,顧影塵滓輕。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謂言坐中客,不飲若為情。
[宋代]:鄭作肅
去年中秋節,鄭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馳,酒觴難一傾。
今年當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復見豐登。
桂魄十分滿,暮容千里晴。
節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靄郁,靜練秋光澄。
霜竹裂石響,焦桐號鐘清。
頁頁高臺上,飄飄欲云凌。
矯首宇宙寬,顧影塵滓輕。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謂言坐中客,不飲若為情。
去年中秋節,鄭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馳,酒觴難一傾。
今年當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複見豐登。
桂魄十分滿,暮容千裡晴。
節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靄郁,靜練秋光澄。
霜竹裂石響,焦桐號鐘清。
頁頁高臺上,飄飄欲雲淩。
矯首宇宙寬,顧影塵滓輕。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謂言坐中客,不飲若為情。
唐代·鄭作肅的簡介
鄭作肅,字恭老,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為監察御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一),三年,守尚書左司員外郎(同上書卷六九)。歷知常州、吉州、鎮江府,三十年主管臺州崇道觀(同上書卷一八五)。三十二年,改知湖州。事見民國《吳縣志》卷六五。
...〔
? 鄭作肅的詩(1篇) 〕
元代:
宋褧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雲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明代:
陳子壯
多年散木成勞薪,每羨文園臥病身。龍泉太阿知我者,歷落欽崎可笑人。
宗國亦憂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無端重下蒼生涕,不愿君王問鬼神。
多年散木成勞薪,每羨文園臥病身。龍泉太阿知我者,曆落欽崎可笑人。
宗國亦憂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無端重下蒼生涕,不願君王問鬼神。
明代:
曹義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云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雲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
宋代:
楊萬里
甘露子,甘露子,喚作地蠶亦良似。不食柘葉不食桑,何須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繭不上簇,如何也蒙賜湯沐。呼我果,謂之果,呼我蔌,謂之蔌。
甘露子,甘露子,喚作地蠶亦良似。不食柘葉不食桑,何須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繭不上簇,如何也蒙賜湯沐。呼我果,謂之果,呼我蔌,謂之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