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
正宮。宋代。柳永。 ●爪茉莉秋夜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金風動、冷清清地。殘蟬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深院靜、月明風細。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料我兒、只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里。
[宋代]: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金風動、冷清清地。殘蟬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深院靜、月明風細。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料我兒、只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里。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金風動、冷清清地。殘蟬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深院靜、月明風細。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料我兒、隻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裡。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
:
黎瞻
太史藏書地,惟憐古樹存。草深穿講席,水長繞梁門。
滿目城云動,傷心竹露繁。諸君一杯酒,有恨付無言。
太史藏書地,惟憐古樹存。草深穿講席,水長繞梁門。
滿目城雲動,傷心竹露繁。諸君一杯酒,有恨付無言。
宋代:
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
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唐代:
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雲生篋笥中。未甘明聖日,終作釣漁翁。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