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道中作
南陽道中作。唐代。張九齡。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復聞東漢主,遺此南都跡。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遭遇感風云,變衰空草澤。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后石。驅馬歷闉闍,荊榛翳阡陌。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懌。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云雁號相呼,林麇走自索。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迷復期非遠,歸歟賞農隙。
[唐代]:張九齡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復聞東漢主,遺此南都跡。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遭遇感風云,變衰空草澤。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后石。
驅馬歷闉闍,荊榛翳阡陌。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懌。
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號相呼,林麇走自索。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
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迷復期非遠,歸歟賞農隙。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適。複聞東漢主,遺此南都跡。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遭遇感風雲,變衰空草澤。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後石。
驅馬曆闉闍,荊榛翳阡陌。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懌。
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雲雁號相呼,林麇走自索。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
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迷複期非遠,歸歟賞農隙。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
陳永正
金石公知重,閒摩暮復朝。時艱心自熱,骨立毀難銷。
奇字蟠胸得,豪懷向日饒。森森化云去,一代溉新苗。
金石公知重,閒摩暮複朝。時艱心自熱,骨立毀難銷。
奇字蟠胸得,豪懷向日饒。森森化雲去,一代溉新苗。
宋代:
朱南杰
風雷昨夜揭窗紗,未信樓巖不憶家。
和靖山頭春到了,莫因尋鶴負梅花。
風雷昨夜揭窗紗,未信樓巖不憶家。
和靖山頭春到了,莫因尋鶴負梅花。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元代:
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顔多。
世途千裡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