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積雪次前觀察高公韻
雞籠積雪次前觀察高公韻。清代。張若霳。 翠靄渾無色,凌虛絳雪橫。空山寒霧集,茅屋凍雞鳴。海窄銀花合,天高玉柱清。丹崖縹緲外,素影傍人行。
[清代]:張若霳
翠靄渾無色,凌虛絳雪橫。空山寒霧集,茅屋凍雞鳴。
海窄銀花合,天高玉柱清。丹崖縹緲外,素影傍人行。
翠靄渾無色,淩虛絳雪橫。空山寒霧集,茅屋凍雞鳴。
海窄銀花合,天高玉柱清。丹崖縹緲外,素影傍人行。
唐代·張若霳的簡介
張若霳,字樹堂,安徽桐城人。拔貢。清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由漳州府同知調署臺灣海防捕盜同知。翌年十一月兼攝臺灣知縣,同時為范咸、六十七纂輯《重修臺灣府志》擔任「監刻」一職。
...〔
? 張若霳的詩(12篇) 〕
明代:
唐之淳
月色讓殘雪,角聲凄斷鴻。從軍泗水上,飛夢大江東。
風冰綴檐鐸,鄰火送春舂。臨文懷二老,清淚濕焦桐。
月色讓殘雪,角聲凄斷鴻。從軍泗水上,飛夢大江東。
風冰綴檐鐸,鄰火送春舂。臨文懷二老,清淚濕焦桐。
清代:
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遊。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
弘歷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浴佛傳佳節,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雲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
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明代:
曹溶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隻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