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帶湖佳處
洞仙歌·帶湖佳處。宋代。楊炎正。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宋代]:楊炎正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裡,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裡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淩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唐代·楊炎正的簡介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
? 楊炎正的詩(69篇) 〕
明代:
于慎行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游。
關河三輔道,云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遊。
關河三輔道,雲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宋代:
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宋代:
釋了演
時當亞歲,節屆書云。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時當亞歲,節屆書雲。
不萌枝上喚春歸,無影樹頭增秀色。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v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