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包世臣的詩 >
奉同太宰節(jié)使朱先生和郭景純游仙九首次其韻 其八
奉同太宰節(jié)使朱先生和郭景純游仙九首次其韻 其八
奉同太宰節(jié)使朱先生和郭景純游仙九首次其韻 其八。清代。包世臣。 括坤奠天臺,步溟涉方丈。孔牖六濁人,到茲五根朗。碧童雙云鬟,峭巒發(fā)妙響。跪求紫金經(jīng),仙書見存想。一都理運轂,五岳圖歸掌。七寶自滿堂,三清可恣往。王母垂雙眉,顧恧衰有象。遂投極樂國,聊解微塵網(wǎng)。
[清代]:包世臣
括坤奠天臺,步溟涉方丈。孔牖六濁人,到茲五根朗。
碧童雙云鬟,峭巒發(fā)妙響。跪求紫金經(jīng),仙書見存想。
一都理運轂,五岳圖歸掌。七寶自滿堂,三清可恣往。
王母垂雙眉,顧恧衰有象。遂投極樂國,聊解微塵網(wǎng)。
括坤奠天臺,步溟涉方丈。孔牖六濁人,到茲五根朗。
碧童雙雲(yún)鬟,峭巒發(fā)妙響。跪求紫金經(jīng),仙書見存想。
一都理運轂,五嶽圖歸掌。七寶自滿堂,三清可恣往。
王母垂雙眉,顧恧衰有象。遂投極樂國,聊解微塵網(wǎng)。
唐代·包世臣的簡介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涇縣人。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孫。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游閣外史。嘉慶二十年舉人,曾官江西新渝知縣,被劾去官。包世臣學識淵博,喜兵家言,治經(jīng)濟學。對農(nóng)政、貨幣以及文學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歷史功績在于通過書論《藝舟雙楫》等鼓吹碑學,對清代中、后期書風的變革影響很大,至今為書界稱頌。
...〔
? 包世臣的詩(20篇) 〕
清代:
屈大均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咫尺陰山接越臺,夕陽吹角打圍來。揮鞭亂渡韸韸水,駝背佳人滿紫埃。
宋代:
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雲(yún)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清代:
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唐代: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qū)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