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十四 答霍渭厓論學
水調歌頭 其十四 答霍渭厓論學。明代。夏言。 漫頂伊川帽,徒扣紫陽關。不見宮墻數仞,何處把身安。著眼岐路差錯,舉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難還。原無鉆孔鐵,空慕點顏丹。大音微,玄酒濁,太羹殘。只為多添注腳,翻使六經閑。信口談何容易,下手便成顛倒,都不療饑寒。蹄涔詫滄海,蟻垤笑丘山。
[明代]:夏言
漫頂伊川帽,徒扣紫陽關。不見宮墻數仞,何處把身安。
著眼岐路差錯,舉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難還。原無鉆孔鐵,空慕點顏丹。
大音微,玄酒濁,太羹殘。只為多添注腳,翻使六經閑。
信口談何容易,下手便成顛倒,都不療饑寒。蹄涔詫滄海,蟻垤笑丘山。
漫頂伊川帽,徒扣紫陽關。不見宮牆數仞,何處把身安。
著眼岐路差錯,舉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難還。原無鑽孔鐵,空慕點顔丹。
大音微,玄酒濁,太羹殘。隻為多添注腳,翻使六經閑。
信口談何容易,下手便成顛倒,都不療饑寒。蹄涔詫滄海,蟻垤笑丘山。
唐代·夏言的簡介
夏言(1482—1548),字公謹,漢族,江西貴溪人。明正德進士。初任兵科給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負。世宗繼位,疏陳武宗朝弊政,受帝賞識。裁汰親軍及京師衛隊冗員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莊田,悉奪還民產。豪邁強直,縱橫辯博,受寵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不久又擢為首輔。嘉靖二十七年議收復河套事,被至棄市死。其詩文宏整,又以詞曲擅名。有《桂洲集》。
...〔
? 夏言的詩(240篇) 〕
:
金天羽
淇流碧玉繞宮墻,素柰花開永斷腸。歸妹不來春易老,雙雙燕子送斜陽。
淇流碧玉繞宮牆,素柰花開永斷腸。歸妹不來春易老,雙雙燕子送斜陽。
清代:
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我自三雲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唐代:
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宋代:
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後夢猶驚。
沉思隻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