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志堂詩為襄陽吳傳朋通判作
養志堂詩為襄陽吳傳朋通判作。宋代。饒節。 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為利。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吁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秘。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問之為誰歟,盛德有苗裔。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來貳襄陽,豈為山水計。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惟誠通鬼神,志愿今乃遂。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寧為潁封人,勿作魚梁吏。到官辟高堂,涓潔亦明麗。夜月進古幾,春盤供早薺。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泄泄。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宋代]:饒節
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為利。
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吁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
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秘。
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問之為誰歟,盛德有苗裔。
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
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來貳襄陽,豈為山水計。
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
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惟誠通鬼神,志愿今乃遂。
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寧為潁封人,勿作魚梁吏。
到官辟高堂,涓潔亦明麗。夜月進古幾,春盤供早薺。
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泄泄。
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
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為利。
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籲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
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秘。
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問之為誰歟,盛德有苗裔。
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
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來貳襄陽,豈為山水計。
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
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惟誠通鬼神,志願今乃遂。
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甯為潁封人,勿作魚梁吏。
到官辟高堂,涓潔亦明麗。夜月進古幾,春盤供早薺。
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洩洩。
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
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唐代·饒節的簡介
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后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發為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于詩。有《倚松老人集》。
...〔
? 饒節的詩(261篇) 〕
:
裴濤
他生未似此生癡,春雨江南破夢時。一代風流成絕響,燈前悵讀葬花詩。
他生未似此生癡,春雨江南破夢時。一代風流成絕響,燈前悵讀葬花詩。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
鶴算
老來拙懶愿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
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老來拙懶願全違,不道衰頹事事非。有酒可能謀劇飲,無錢且自典春衣。
唐花過眼空紅紫,晉帖留心有瘦肥。偶向庭前觀止水,也同鷗鷺學忘機。
:
趙崇釠
梅花應只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梅花應隻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
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清代:
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