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懷·東山
九懷·東山。宋代。高似孫。 若有人兮山要,樂莫樂兮在薖。絜余佩兮有蘭,愜余裳兮有蘿。凌八荒兮騁望,悵山河兮悲壯。倒天漢兮濯江淮,眇風云兮晤懷。竹樹兮冥蒙,海月兮朣朧。君何為兮山中,鴻奔南兮帶輕舟。歌聞天兮擊中流,氣浩浩兮橫九州。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鴃一叫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
[宋代]:高似孫
若有人兮山要,樂莫樂兮在薖。
絜余佩兮有蘭,愜余裳兮有蘿。
凌八荒兮騁望,悵山河兮悲壯。
倒天漢兮濯江淮,眇風云兮晤懷。
竹樹兮冥蒙,海月兮朣朧。
君何為兮山中,鴻奔南兮帶輕舟。
歌聞天兮擊中流,氣浩浩兮橫九州。
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
鴃一叫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
若有人兮山要,樂莫樂兮在薖。
絜餘佩兮有蘭,愜餘裳兮有蘿。
淩八荒兮騁望,悵山河兮悲壯。
倒天漢兮濯江淮,眇風雲兮晤懷。
竹樹兮冥蒙,海月兮朣朧。
君何為兮山中,鴻奔南兮帶輕舟。
歌聞天兮擊中流,氣浩浩兮橫九州。
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
鴃一叫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
唐代·高似孫的簡介
高似孫(1158—1231),字續古,號疏寮,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清康熙《鄞縣志》卷一○),一說馀姚(今屬浙江)人(清光緒《馀姚縣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調會稽縣主簿,歷任校書郎,出知徽州,遷守處州。寧宗慶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為著作佐郎。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處州。晚家于越,為嵊令史安之作《剡錄》。有《疏寮小集》、《剡錄》、《子略》、《蟹略》、《騷略》、《緯略》等。事見《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 高似孫的詩(113篇) 〕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明代:
湛若水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奇翅,他日一鳴翀天飛。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奇翅,他日一鳴翀天飛。